新加坡學校的新學年已于1月4日正式開始,不少新入學的學生是獨自一人留學,媽媽因工作或是其他原因無法陪讀。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對于出國留學的學生家長來說,無法陪在孩子身邊,照顧孩子,擔心更會加倍。
孩子遠在新加坡留學,“留守”國內的媽媽們除了擔心外,還可以做些什么呢?
當孩子登上飛往新加坡的飛機時
當孩子登上飛往新加坡的飛機時,媽媽的心也被牽著走了,在沒有得到孩子平安抵達的消息時,媽媽的心無法踏實。
小編提醒新生媽媽,可以給孩子的手機開通國際漫游,或者事先留下接機老師的電話,這樣可以第1時間知道孩子是否已平安抵達。
這看似是小事,但的確是孩子離開后最糾心的一件事。
在孩子抵新的前幾個月
孩子到新加坡的前兩個月,還在習慣這個新鮮的城市。這段時間孩子不一定會特別想家。相反,這時候是媽媽們最失落、最思念孩子的時間。
立思辰留學提醒媽媽們,不要過多地把自己的情緒傳染給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快樂,讓孩子知道只要他快樂媽媽就快樂。
當孩子考試后
新加坡學校是全英文的授課方式,有些孩子一開始會聽不懂,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考試的成績可能會比想象的糟糕很多,因此孩子會十分失落,自信心也會受到強烈的打擊。
這時就是媽媽給孩子力量的時候了,幫助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多給予鼓勵,千萬不可責備和謾罵。
在孩子步入正軌之后,學習以及各種活動會非常繁忙,建議家長不要每天給孩子打電話?梢院图乃藜彝ァW生公寓的臨時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了解孩子情況。
對于孩子的生活方面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吃最好的、住最好的。到了外國孩子難免會抱怨吃不好,睡不好。
其實對于這一點媽媽們大可放心,不是吃不好,而是因為兩國的飲食習慣不同,孩子暫時沒有適應。
這時候媽媽千萬不要與孩子一同抱怨,而是要告訴他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偶爾也可以去中國城牛車水開個小灶。
孩子在家都是住單獨的房間,學習生活無人干擾。在寄宿家庭、或者學生公寓可能是兩三個人共住一間寢室,你的孩子習慣早睡,可是別的孩子習慣開夜車學習;你的孩子習慣靜靜地背書,別的孩子習慣大聲朗讀出來。
種種環(huán)境的改變會讓很多孩子不適應,這時候媽媽應該告訴孩子,要先與室友商量,找到最佳解決辦法。如果無法改變別人的習慣,就要學會去適應環(huán)境。
兩類孩子要特別關注
小編認為有兩類孩子需要家長給予特別多的關心與關注。一類是在國內靠著父母、老師的嚴管才學習的孩子。這類孩子一旦到了國外,離開了父母的管制就像脫韁的野馬,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另一類是性格內向的孩子,這種性格在國內可能不太明顯,但是到了國外重視綜合教育的環(huán)境下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新加坡的教學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學校里各種課外活動特別多,性格內向的孩子要融入其中比較慢。小文認為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屬于哪一種性格應該有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及時地幫助孩子,給他做心理疏導。
家長自我調節(jié)
孩子出國留學,以前圍繞孩子的家長生活重心可能逐漸失衡,開始出現(xiàn)“空巢”危機。
孩子外出求學,再也不用每天準點做好一日三餐等著他回來,也不用陪著他復習到深夜了。雖然生活上輕松了許多,但是總感覺不對勁,尤其是“空巢”媽媽會感覺精神上的支柱和寄托一下子被抽離,心里空蕩蕩的。
這時候媽媽們應該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適應角色轉變,轉移自己的生活重心,重新工作,過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