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新移民家長抱怨說:我的孩子在新加坡長大,并不擔心英語水平,反而要擔心華語。
雖然新加坡奉行雙語教育,不會讓孩子丟失說母語的能力,但他們好像更習慣于說英語,對英文的使用也更有信心!
最新調查:本地年輕人英語/華語信心程度 42.2% VS 45.6%
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NIE),公布了一項最新的調查結果:
本地華族年輕人中(18-25歲),對英語和華語的自信心程度,分別為42.2%和45.6%。
年輕人對華語自信心超越了英語!
還挺意外的吧!調查人員也是一臉震驚,還反復查證數(shù)據(jù)來核實結果。
其實這項調查很有趣,不針對語言水平,僅僅針對“語言自信心”。
但“語言自信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人們對于使用這種語言的主觀意愿,比方說你平時習慣的語言,或者你更愿意開口說的語言,一定是你最有自信,覺得自己掌握最好的。
華語重回C位大概基于三層原因
什么情況?華語好像重回C位了?!
研究發(fā)現(xiàn),本地年輕人重視華語,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俑心刚Z優(yōu)勢
在接受調查的年輕人中,他們很多人認為,華語雖然通常是非正式場合使用的語言,但他們說得比身邊人好,所以使用起來比較有信心。
而英語是官方或職場正式語言,與他人比較時,自信心會受影響。
、趯﹄p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學習一門語言,時間久了大家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僅是掌握了一個溝通工具,更是獲得了一種新的思考和表達能力。
這是語言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傳承母族文化,讓自己多一種思維模式,也是本地年輕人的一層考量。
、壑袊绕,學華語更有利于事業(yè)發(fā)展
當然也有務實考量,近幾年中國的崛起,讓本地年輕人感覺到掌握雙語的實用價值--對事業(yè)發(fā)展有利。
兒童調查僅11.1%對使用華語有信心
剛才說的是18-25歲的年輕人,那小娃娃們怎么樣呢?
結果截然不同!
在9-12歲的受訪兒童中,只有11.1%的孩子選擇對華語有信心,57.8%的人表示對英語有信心,其余17.8%選擇了Singlish。
看來本地華語教育工作者,接下來有著重努力的方向了。
調查人員認為,導致孩子們對華語信心走低的原因之一,是小學雙語教育剛剛開始,他們還是習慣以英文為主導的語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