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在學生華文教育上也格外用心,在新加坡,華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教華語,下課后做華語作業(yè)那么簡單。新加坡學生學習華文,學的是聆聽、口語表達、識字、輔助性閱讀等等。那么,新加坡的華語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新加坡的老師一般用以下方法來引導幼兒關注文字和開展早期閱讀活動:
認讀環(huán)境中的標記和文字
教師們會在學前教育中心和教室的角落、墻壁貼上標記和文字,有選擇和目的性地在孩子的個人物品上寫上名字或物品名稱,輔助孩子認讀。
運用形象法了解漢字特征
教師可以通過“看圖猜字謎”的方法,讓孩子認識簡單的象形文字(如口、人、日、月)。教師也可以用圖畫或顏色來表示偏旁的意思。
建立對書本的初步認識
教師通過出示一本孩子喜歡的書,來引導孩子關注書的題目、作者、封面、封底、頁碼等書的特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進行探索并練習。
創(chuàng)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教師會經(jīng)常與孩子們進行交談,話題一般是他們感興趣或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事。教師也鼓勵孩子們回家后和家人、身邊熟悉的人多用華語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