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之間找到平衡點需要長期不斷的努力。新冠疫情危機為大學創(chuàng)造了一次向國家證明自身重要性的機會!毙录悠聡⒋髮W校長陳永財(Tan Eng Chye)教授近期接受奧地利科學基金會(簡稱FWF)在線雜志scilog的采訪時表示。
以下是此次采訪的全文內容。
FWF: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影響學術研究優(yōu)先次序的因素有哪些?
陳永財:優(yōu)先次序取決于新加坡研究經費的設立背景。新加坡國立大學90%的資金來自政府,政府設定的目標是將GDP的1%用于研究。同時也希望行業(yè)能提供約占GDP 2%的額外資金?偨涃M中,15%到20%將用于基礎研究。新加坡政府每隔五年會重新制定研究資助策略。如果一些領域被視為對國家發(fā)展至關重要,就會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目前,已有四個領域確定為優(yōu)先領域。
FWF:目前正在支持哪些研究領域?
陳永財:第 1 個是工業(yè)4.0與制造業(yè)的復興;第二個是可持續(xù)發(fā)展——鑒于新加坡是一個島國,這里的居民深受氣候變化的影響。第三個是希望將新加坡定位為“智慧國”,應用更多的數字化技術,并拓展相關技能。第四個領域是醫(yī)療保健——生物醫(yī)學研究及其應用。
然后是第五個領域 “空白區(qū)域”:為研究人員必須緊急應對的事件而預留的預算。政府的大部分資金是由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提供。因此,我們的教授申請研究經費時必須與上述領域相一致。
FWF:在許多大學中,受自由和好奇心驅動的基礎研究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它們不得不為以商業(yè)利益為驅動的低風險、用戶導向型研究讓路。針對此類影響,基礎研究是否需要加以更強有力的保護?
陳永財:這是一場持續(xù)不斷的博弈。作為一名數學家,我自己也是基礎研究者。但是并非所有事物都可以作為基礎研究,也不是一切都以應用為導向。資助機構也必須達成一項重要的平衡,尤其是當資金來自公共資金時。政府受到公眾的監(jiān)督,許多人更愿意把錢投資于有望帶來直接利益或短期利益的項目上。然而,從長遠來看,要提高一個國家的能力,就必須支持基礎研究。卓越性和實用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最重要的還是研究質量。
FWF:你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與歐美盛行的學術文化有哪些異同?
陳永財:新加坡國立大學從20年前才開始真正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是一所非常年輕的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決定政府應在促進科學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參見范內瓦·布什(Vannevar Bush)的《科學:無盡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那是一個科學被高度認可的時代,畢竟它幫助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因此,美國的研究基礎設施經歷了70多年的發(fā)展和演變。歐洲和英國也緊隨其后。例如,英國設立了一套評估體系,允許將資金分配作為相關研究影響的衡量標準。
我們在向美國和歐洲學習的同時,也考慮到新加坡的背景并據此調整我們的理念。我們不會孤立地看待研究,而是始終考慮整個研究——創(chuàng)新——企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以確保從基礎研究到企業(yè)層面的各個領域都足夠專業(yè)。
FWF:國際網絡對于招募科學家和項目合作來說都很重要。如何建立這些網絡?
陳永財:網絡固然重要。優(yōu)秀的學者更為重要,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人脈。這有助于招聘,因為優(yōu)秀的研究人員將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FWF:對于尚未成名的年輕研究人員,新國大有哪些支持措施?
陳永財:舉個例子,我們?yōu)榍嗄昕茖W家設立了一個特殊的職位——“杰出青年教授Presidential Young Professorship”,該職位資金充裕,并且在助理教授中享有特權。我們還為處于事業(yè)起步期的研究人員設立了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獎學金,這是另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如何挖掘潛力巨大的科研人才,是大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首先,教授們會推薦他們最好的學生。其次,我們將會關注收到了其他頂尖大學錄取通知的學生(例如美國的大學),并為他們提供職位。學校必須積極面對這場年輕人才之爭,因為他們才是未來。
FWF: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有助于研究人員充分發(fā)揮潛力的環(huán)境?
陳永財:有幾項重要的因素可供參考:
優(yōu)秀的人喜歡和其他優(yōu)秀的人一起工作,所以你必須有足夠優(yōu)秀的人;
你還要擁有最先進的基礎設施;
你必須確保研究人員能夠很輕松地融為一體,例如出差或者合作;
需要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我們絕不能限制人才。必須給予研究人員做自己所擅長事情的自由;
安定的環(huán)境必不可少,這不僅指研究人員自己,也要考慮他們的家人。要讓他們無需擔心任何事情,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
FWF:新冠疫情也改變了大學生活。新國大是如何應對的?
陳永財:現在是大學展示它們能為國家?guī)矶啻髢r值的時候了。例如,我們有一所公共衛(wèi)生學院,為政府提供流行病學模型,并就新冠疫情的緩解和應對措施提供建議。我們是世界上最早提供新冠病毒抗體血清測試的大學之一,這對接觸者追蹤有極大的幫助。
現在,我們每天能夠對550萬人進行14,000次檢測,這是全球最高的檢測率之一。目前還有幾個快速診斷項目正在進行中。未來,新冠的檢測時間將不會超過30分鐘,而且花費有望低于1新元,這將大大簡化接觸者追蹤工作。
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的疫苗有24種,其中一種由我們研發(fā)。新冠疫情將改變世界。在后疫情時代,無論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是經濟運作方式,一切都將有所不同。為此,我們也啟動了一個項目——重新定義研究(Reimagine Research),反思這個新時代需要什么類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