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最新錄取標準整理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采用開放式入學政策,無需入學考試,學生也不需要熟練掌握英語,申請難度還是比較小的。2021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最新錄取標準包括,申請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幼兒園,需是年滿3周歲或以上的國際生。申請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小學,學生需符合新加坡教育部規(guī)定的入學年齡。申請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中學,學生需符合新加坡教育部規(guī)定的入學年齡,并通過學校面試。

  新加坡海外家庭學校特色:

  1. OFS提供課程包括國際幼兒課程(IEYC)Pre-K1至K2,國際小學課程(IPC)1至5年級和國際文憑(IB)6至12年級。12年級畢業(yè)后可前往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韓國、澳洲等國家大學繼續(xù)深造。

  2. 海外家庭學校的老師來自于全球40多個國家,都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非常關注全球教育,采取的是擴展思維的跨國界教學方法,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教育和發(fā)展。

  3. 學生可以選擇學習英語,法語,德語,印度語,日語,中文和西班牙語。母語課程包括:丹麥語,荷蘭語,芬蘭語,法語,德語,希伯來語,意大利語,日語,韓語,中文,挪威語,俄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

  4. 學校特有的學習預備課程Study Preparation Programme (SPP),幫助學生建立扎實的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基礎,同時也兼顧主流課程的學習。

  5.  學校的數學編碼課程專門用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如解決問題和演繹思維。

  6. 學校的模擬聯(lián)合國計劃旨在促進學生在交流,批判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文化素養(yǎng)和協(xié)作方面的技能發(fā)展。在重大的全球性問題上,學生從一個不屬于自己的國家的角度進行研究,辯論和呈現。

  海外家庭學校為Pre-K1,Pre-K2,K1和K2的學生提供國際幼兒教育課程(IEYC)。

  幼兒園IEYC學習單元通過整體探究和基于游戲的方法支持關鍵的學習領域,涵蓋所有課程領域,包括個人,社交和情感發(fā)展。學校根據國際幼兒教育課程的八項指導原則,開發(fā)了IEYC學習單元,以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力:

  小學課程特點:

  國際文憑小學課程(IBPYP),是一個跨學科的國際課程,旨在促進兒童的整體發(fā)展。除了學術上的優(yōu)勢外,還包含社會、生理、情感和文化需求。所有的國際文憑課程都旨在培養(yǎng)具備國際意識的人。

  中學課程特點:

  7到9年級采用英國國家教育部統(tǒng)一規(guī)定國家課程,以最佳的本土和國際教學實踐為基礎,強調溝通技巧、樹立信心和理解全球環(huán)境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國家課程設置的核心課程有4個科目:英語、數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現代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藝術和設計、信息技術。

  高中課程特點:

  OFS是一個能使教學在本地環(huán)境中開展的國際化教學課程,這使得不同地區(qū)的課程具有相關性。很適合母語不是英語的學生。有些科目是必不可少的(英語、數學、自然、人文和第二外語)。其它課程則是從眾多備選科目中選取的。

  學生入學學習國際文憑課程(IBDP)。它針對16到19歲的學生,以被世界頂級大學廣泛承認的資質認證為導向。學生將學習如何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養(yǎng)成對自我身份與文化的強烈意識,培養(yǎng)與來自其它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并理解對方的能力。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