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島各中小學、高中和初院將從6月29日起全面復課。根據(jù)新加坡衛(wèi)生部發(fā)表的文告,高等教育學府也將逐步增加回校上課的學生人數(shù),教育部將在本周內公布詳情。
目前,只有應屆畢業(yè)生如常回校上課,其他年級的學生每周輪流回校上課,沒有回校時就居家學習。大專學府則主要進行網(wǎng)上課,但讓學生回校進行實踐課與試驗。
第 1 階段
6月2日開始,小六、中四以及中五畢業(yè)班學生從當天開始,恢復每日返校上課;
小四、小五、中一和中二的學生則將在第 1 周和第三周返校,第二周和第四周繼續(xù)居家學習;
小一、小二、小三以及中三的學生則將在第 1 周和第三周繼續(xù)居家學習,第二周和第四周返校;
初級學院以及勵仁高級中學則必須確保在第 1 階段同一時間只有一半的學生返校,保證所有學生都有足夠時間跟老師面對面交流。
第二階段
幾周之后,當全島的阻斷措施進一步放寬,允許所有學生每日返校上課。
新加坡各學校已經(jīng)開始正常復課,學生自身需要自覺采取防護措施
戴口罩
雖然新加坡教育部已經(jīng)對各個中小學采取了嚴密的防御措施,各位同學在學校期間也要注意做好防疫措施。開學后,上學和放學途中以及在校期間,學生、老師和家長應正確佩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口罩若有打濕、破損、污染時,一定要及時更換。
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學生放學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課。學生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進入學校前,學生和老師應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學校學習和工作;若體溫大于等于37.3℃,請勿進入學校,回家觀察休息,進行居家隔離;如果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咳嗽、氣促等可疑癥狀時,請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多人集體上課時,師生都需要佩戴口罩,學校避免接待外來人員。
勤消毒
建議隨身攜帶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濕巾,對于門把、手機和鑰匙等反復需要接觸的物品,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學生放學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應立即洗手消毒,居室保持通風和衛(wèi)生清潔。
注意生活作息規(guī)律
學生放學回家后,建議按時休息,避免熬夜,注意防寒保暖,可以進行適當活動(在室內進行),進食注意營養(yǎng)配餐,瓜果蔬菜要保障,多飲水,所有食物一定要煮熟,只有保證身體狀況良好、身體免疫功能正常,才能抵御病毒的侵襲。
進入疫情后“新常態(tài)”,孩子因為應對技能有限,生活失去常態(tài)或許讓他們難以承受,因而難免感到情緒煩。惱家長們如何在這過渡期協(xié)助孩子適應
調整生理時鐘
要幫助孩子更快適應復課,家長首先該逐步調整孩子的生理時鐘,回到停課前的作息?梢栽诤⒆悠綍r起床上學、運動、用餐和午休的時間設定鬧鐘,幫助孩子回到日常作息。
建立上課熟悉感
回到已經(jīng)生疏的學校、面對已經(jīng)生疏的老師與朋友,不少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會面對與家長和看護者分離的焦慮。家長可在開課前拿出孩子與同學和老師拍的照片,讓孩子與復課時面對的臉孔和學校環(huán)境建立熟悉感。
在家養(yǎng)成防疫好習慣
新加坡幼兒培育署(ECDA)要求學前教育中心確保孩童上課時得戴上口罩,只有用餐和午覺時,才不需要戴上。建議家長在復課前,灌輸孩子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認識,以及注意個人衛(wèi)生、安全距離和戴口罩的重要。家長要經(jīng)常溫和提醒,直到孩子養(yǎng)成習慣。
多溝通
孩子到底適應得好不好,不妨直接問他們!建議家長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問問他們心情如何,并確保他們了解當下情況。家長也可以與孩子討論,與他們一起設定家中常規(guī)(例如勤洗手、睡前聊天時間),給予孩子無論復課與否都持續(xù)的常態(tài)表象。
沉著應對
在這非常時期,家長或許面臨生活壓力和焦慮,但應該懂得調試自己的情緒,沉著應對。如果家長情緒煩惱,孩子很容易感受得到,因為相較于聽從話語,孩子更懂得辨別且從身邊人們的行為和肢體語言獲取提示。家中成人以身作則,情緒安樂平穩(wěn),孩子也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