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適應德國大學的課堂學習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1.關于上課方式

  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上課方式的不同,國內多數(shù)是大課,以“老師主講、學生做筆記”的模式為主。而德國大學的課程分為四種:

 。1)Vorlesung

  即“大課”,也就是老師講課,學生人數(shù)較多;

 。2)Seminar

  指的是“研討課”,學生人數(shù)較少(一般不超過30人),一般就是學生自主學習、上課一起討論或者做Referat的形式來學習,老師只起到輔助、指點的作用。

  (3)Tutorium

  相當于“輔導課”,是針對某些較難課程的Vorlesung或Seminar的補充,一般由高年級的學生進行授課,針對課上內容解答大家的問題,或者做一些拓展的練習和應用。

  (4)Uebung

  就是“練習課”,課上會講一些非;A性的理論知識,比如Wissenschaftliches Schreiben。

  2.關于自主學習

  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自主學習”四個字,如果Seminar很多的話,一個學期下來老師都不會講很多內容,知識的獲取完全是通過查找相關資料、閱讀文獻等方式,即使是在Vorlesung的課堂上,老師也會提很多問題,和學生有一定的互動。我所在的大學并沒有簽到制度,來不來上課完全取決于自己。

  幾乎每節(jié)課后老師都會布置相關的閱讀作業(yè),所以有很多要閱讀的文獻,有一種德福閱讀升級版的感覺。不讀文獻的話就會影響下節(jié)課的理解。當然,也沒有人會檢查你到底有沒有讀,但是知識學沒學會是只有自己才清楚。如此大的閱讀量,逐字逐句地讀肯定也是來不及的,一定閱讀技巧的訓練也是必要的。

  與此同時,也要時刻保持消息暢通,有了新的資料或要求,教授都會上傳到ilias平臺(一個公共學習平臺,可以從上面下載課件、資料之類的)或者發(fā)郵件告知,于是就養(yǎng)成了每天查看好幾次郵箱的習慣,因為在這里真的不會有輔導員或者班長再來提醒你,明天要帶哪一份文件去上課,課程相關的要求都會直接發(fā)給到個人。

  3.如何適應德國的大學課堂

  初來乍到,對課堂不太容易適應,畢竟用一門外語上課的時候,一心二用還是很吃力的。例如:看著PPT的時候可能就聽不到老師在說什么,專心聽老師講的時候可能也顧不上做筆記,而且老師講的內容也不是完全能聽懂。不過,我覺得這個完全不必擔心,因為隨著聽力練習的增多,每天都在德語的環(huán)境里,進步真的很快,能聽懂的部分會越來越多。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很難,覺得什么都聽不懂,然后就直接放棄了,堅持下來才會慢慢適應。

  個人覺得咱們中國的留學生其實不是很擅長表達自己,或者說因為怕語言不夠好而影響自己的表達,所以上課的發(fā)言并沒有那么積極。其實吧,只有勇敢地表達自己,才能更好地和別人交流看法。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在課上提問,或者課后給老師寫郵件,大學里面的老師都很nett,看到外國留學生大多會很有耐心解答,即使是你覺得很基礎的問題,他們也會很詳細地解釋到懂了為止。

  立思辰留學360總結下來就是:在德國留學,要學會自主學習,因為沒有人會督促或監(jiān)督你;然后就是,不要害怕出錯,要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