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碩士和所有英語系國家留學相比,是投資最少,回報率卻極高的海外國家。馬來西亞的碩士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授課型、混合型以及研究型。一起來了解一下!
授課型碩士
授課型碩士,顧名思義,是以學習課程為主要學習方式的碩士類型,通過學生對專業(yè)的學習,完成學科作業(yè)和考試以得到學位。
授課型研究生的學習模式和本科很相似:需要按課表去上課,課堂上會有考勤(大家不要小看考勤哦,會直接記錄進個人成績的)。
授課類碩士不單單要學習課堂知識,授課為主的方式還意味著通過討論會、講義、考試等獲得學分,最后通過提交小論文或參加畢業(yè)考試獲取碩士學位。
平時像小型學術(shù)演講或者小論文是很常見的。很多課程都會要求同學們寫論文,理工科的也需要實驗報告或者項目報告、研究報告等,最后用演講的形式給這些報告、論文做一個詳細的講解。
授課型碩士適合上班族,或者正在職場打拼的人士,一般在晚間或者周末上課,需要完成作業(yè)或測試,以及期中期末考試。
學位類型:
大部分碩士階段課程均為授課型,如:MA、MSc、MBA、MChen、MEd、LLM、MEng、MFA、MMus等。
研究型碩士
研究型碩士,主要以完成某個課題或者項目的研究為主,在導師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后發(fā)表論文,并經(jīng)答辯通過后獲得學位。
同時也有授課模塊,主要是為學生以后所從事的某方面研究型工作,或是博士研究做準備。此種類型的碩士課程可以選擇直接銜接到博士課程。
研究型碩士一般是在導師的指導下針對某項課題進行專門的研究,學習方式更為獨立。
學位類型:
研究型碩士不如授課型碩士普遍,常見的學位有MPhil、MRes。
【MPhil】哲學碩士
學制1-2年,相當于學生讀博前的準備課程,幫助學生補充專業(yè)相關(guān)的知識,提升研究技能,作為學生以后的博士研究的基礎。如果順利讀完MPhil的學生可以直接跳入PhD的最后一年。
【MRes】研究碩士
學制1-2年,學生需要選擇一個具體的研究領(lǐng)域進行研究,需要做項目實驗,文獻探索,發(fā)表論文等,最終的評估是看學術(shù)論文的質(zhì)量。如果學生對于某一個專業(yè)方向比較感興趣,想做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申請該碩士學位課程。
混合型博士
混合型碩士,顧名思義,它是授課型和研究型的結(jié)合;旌现频恼n程框架以一半授課+一半學術(shù)研究為主,在申請時和授課型一樣,學制也是比授課型長,比研究型短,但也因人而異。
因為學科之間存在差異,一些學科確實不適合只上課,所以出現(xiàn)了混合型課程。
混合型碩士的論文要求沒有研究型那么高,但比授課型碩士論文要求稍微高一點,一般是基于項目的論文,項目可以是課程作業(yè)的延伸項目,也可以是大項目。
混合型的難度在于研究課題和項目沒有那么容易,但是從課程方面來看又比授課型的輕松得多;旌闲偷难芯慨厴I(yè)要求比授課型的要高,但是難度沒有研究型的大。
因此,對于一些學科,不想讀研究型,混合型也是一種選擇。
不同類型碩士對比
·學制
馬來西亞一直沿襲英聯(lián)邦教育體系,授課型碩士學制一般為1-1.5年,學習模式和本科略有相似,以應試教育為主,完成各種作業(yè)以及各種考試等即可。
研究型碩士學制一般在2年左右,就讀研究型碩士課程期間,除了上數(shù)量較少的課,還需要發(fā)表論文、項目試驗等,從事相關(guān)學術(shù)研究的工作。
混合型碩士的課程會比研究型多兩三門課程,一般完成4門左右的課程就可以開始準備論文了。
·申請難度
相對而言,授課型碩士會比研究型碩士容易申請,而混合型碩士的申請難度則介于兩者之間。
授課型碩士在申請時,一般達到學校的錄取條件就可以,如果有工作經(jīng)驗的話,申請也會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一些熱門專業(yè),競爭很激烈的話,入學難度也隨之增高。
研究型碩士申請類似博士申請,在申請之前需要聯(lián)系導師,需要提交計劃書和推薦信等。建議申請研究型碩士的同學提早做好準備,完善申請材料。
·就讀難度
授課型碩士需要將院校要求的學分修滿,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和答辯,基本上通過后都能畢業(yè)。
研究型碩士在課程上面不多,只需要學習研究方法論這樣的科目,其余時間都是和導師做研究寫論文,對學術(shù)要求會高,就讀難度相對增加。
但研究型碩士時間上會比較靈活,后期做研究寫論文等可以和導師進行商量溝通好時間。
·就業(yè)發(fā)展
授課型碩士大多會選擇去企業(yè)或者體制內(nèi)工作,也有進入高校入職。以工作為導向的同學來說,可以選擇授課型碩士。
研究型碩士一般會選擇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或者去研究機構(gòu)任職。
所以在申請之前,可以規(guī)劃好后期的方向,明確自己的需求,再慎重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