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是在提交博士申請后的最后一輪挑戰(zhàn),也是你離PhD offer最近的時候。如果表現優(yōu)秀,或許在面試時老師就會給你口頭offer,讓你耐心等待學院的通知。相反,若是不盡如人意,那么雙方在結束尷尬的聊天后,你會迅速收到一封拒信。
那么,如何走穩(wěn)這最后一步,直通你期待已久的PhD大門?下面跟著云學教育集團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英國留學讀博理由
1. 英國一年制授課型碩士學習之后,還想要繼續(xù)鉆研領域內問題。
2. 國內碩士畢業(yè)后希望能夠到海外繼續(xù)研究相應領域。
3. 國內在讀博士,希望能夠改變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繼續(xù)學業(yè)和研究。
4. 希望能夠有海歸博士的背景,尋求國內大學教職工作。
英國留學博士申請流程
有想讀博士的意向
=> 確定研究方向
=> 撰寫研究計劃(RP)
=> 確定有意向的博士導師
=> 同導師套磁
=> 根據套磁的結果再次修改RP
=> 開始網申流程
所以,有了申博打算之后,一定要盡早開始規(guī)劃,博士申請流程相對碩士要復雜一些,難度也較大。下面來說說博士申請面試相關信息吧!
01、為什么需要面試?
大多數申請者在查閱意向院校的申請指南時,會發(fā)現整套流程中會有面試這一環(huán)節(jié),并且被列為必要環(huán)節(jié)。
比如,曼徹斯特大學的官網顯示“As part of the offer making process applicants will be required to undertake an interview assessment”
既然面試是申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距離offer僅一步之遙。那么,清楚面試的目的,或許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對癥下藥,一擊即中。
大體說來,面試主要出于這兩種考慮:
首先,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導師需要通過面試來觀察你對研究計劃的理解程度,以及之后深入研究的能力和熱情。
一方面,導師會圍繞研究計劃的選題來源、方法論、實施步驟和概念分析等維度,判斷你的專業(yè)知識是否扎實,是否能夠靈活運用所閱讀過的文獻,又能否在博士階段基本獨立地完成這一研究,并保持足夠的熱情直至撰寫出一篇合格的博士論文。
另一方面,導師也需要通過面試來檢驗研究計劃的原創(chuàng)性和真實性,即的確是由你本人撰寫,而非他人代筆。
其次,從個人情感的角度來說,導師要選擇的是未來3-4年一起共事的學生,他不僅需要幫助你展開學術研究,也需要關注你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學生的精神風貌也是導師需要考慮的因素。
在面試時,如果能夠保持微笑,表達流暢,從容自信,恰當地表現出自己的學術熱情,讓老師和你的交談足夠愉悅輕松,那么老師也會更樂意指導你,甚至他會在面試即將結束時給你acceptance。
02、如何準備面試?
在明確面試的目的,即導師希望在面試中得到哪些信息之后,接下來需要解答的則是“如何準備面試”這一問題。和申請背景相似,面試的準備工作也可分為軟加工(形式層面)和硬加工(內容層面)。
軟加分項主要指你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英語聽說是否流暢清晰),表情管理(比如目光集中,不游離),總體呈現出的氣質(比如自信冷靜)。如果面試過于緊張的話,可以多嘗試幾次模擬面試,以消除自己的緊張和焦慮。
而硬加工則更多地聚焦于回答的內容層面,大體可分為四部分。
首先是,general questions。比如自我介紹和專業(yè)背景,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學校,是什么讓你成為這個項目最合適的人選,以及為什么會對這個領域感興趣,等等。這一類問題的范圍比較廣,回答也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但是切勿泛泛而談,最好結合具體事例進行回答。
其次,是PhD questions。比如為什么要讀PhD,你對于PhD的規(guī)劃是什么,在拿到PhD的學位之后你打算做什么,等等。這一類問題更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可以結合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研究計劃來作答。
第三類問題與research proposal有關,是面試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也是整場面試的重場戲。比如,為什么會對這個選題感興趣,這個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和價值在哪里,你將如何收集數據和建立模型,這份research proposal還有哪些不足之處,又應該如何得到完善,你如何解釋proposal中涉及的一些關鍵概念。
如果能夠清晰流暢地回答這類問題,那么面試的成功機率已有七成把握。而回答的關鍵則是在將research proposal了然于心的基礎上,能夠繼續(xù)推進研究,反思現有proposal中不足之處和尚待明晰的地方。
最后一類問題則與previous experience有關,比如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和內容,以往的一些科研經驗,等等。這些問題可以放在self introduction中,一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