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拜登政府敦促最高法院不要受理,但最高法院在周一仍然聽取了對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招生程序的訴訟,并且受理了這起涉嫌在大學招生中歧視亞裔的訴訟。
眾所周知,美國大學在對待各族裔的錄取上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樣的入學標準,某些族裔的分數(shù)低幾十分都可以錄取,而白人和亞裔則需要很高分才能錄取,尤其是亞裔,長期被冠以“高分低能”的刻板印象,進入常春藤大學尤為艱難。
2014年,一個名叫學生公平招生(SFFA)的組織對馬薩諸塞州常春藤名校的招生做法提出了訴訟,他們指控哈佛大學等常春藤名校歧視亞裔,因為每年的申請人數(shù)在增加,而錄取的人數(shù)卻保持不變,這些大學偏愛非裔和西裔學生,這違反了1964年通過的《民權法案》。
2018年,川普政府司法部接棒起訴哈佛大學的錄取程序歧視一阿姨,并且譴責其行為“違憲”,然而就在訴訟案進行的過程中,拜登入主白宮后逆轉了立場,撤回了訴訟,還敦促最高法院不要受理上訴。
長期以來,最高法院一直禁止在招生中實行種族配額制,但允許學校將學生的族裔視為眾多其他素質中的一個“加分因素”,前提是招生過程要考慮申請者的總體資質,并且使用族裔來達到一定程度的多樣性。
最高法院沒有聽從拜登政府的意見,而是堅決受理了該上訴,在進入訴訟程序后,預計會在今年10月份開始聽取口頭辯論,并在2023年6月作出裁決。
參議員湯姆·科頓在推特上說:像耶魯和哈佛這樣的學校,使用平權法案來系統(tǒng)性地歧視亞裔申請者,法院應該廢除這些違憲政策。
韓裔國會議員樸銀珠說:這是一個大新聞,我們需要保護亞裔社區(qū)免受大學的歧視。
不解,有人身為華人反華人
令人不解的是,在微信群和推特等平臺,一些華人大肆反對該訴訟,鼓吹哈佛做得對,稱大學錄取的亞裔比例太高了,與美國的種族比例構成不相符,公然為哈佛等學校歧視亞裔的行為洗白。
且不說他們披著華人的外衣反華人,就他們的論點來說,大學錄取的族裔比例,和美國的種族比例根本就沒有邏輯上的關系,沒有哪間大學在招生政策說明他們的招生比例與美國族裔比例掛鉤,甚至沒有哪個行業(yè)敢說他們從業(yè)比例和美國族裔比例掛鉤。
但正是這個根本不存在的理由,竟然被一些華人用來當成反華人的借口,實在令人可笑。
如今,最高法院受理了此案,也將給加州的亞裔帶來一劑強心針,加州的民主黨議員一直要在大學招生中實行種族配額,從2014年的SCA-5法案,到去年的16號法案,妄圖在大學招生、公共就業(yè)和政府項目承包中實施種族配額入學制,尤其是去年的16號法案,進入了公投,幸好在亞裔和西裔的大力反對下,被否決了。
但毫無疑問接下來民主黨議員將會繼續(xù)想出各種幺蛾子繼續(xù)推行種族配額,最高法院若作出有利于亞裔的判決,那么加州民主黨人還想違逆最高法院的判決,將變得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