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分數(shù)段,該如何選擇申請院校?擇校也是一門學問,今天云學教育集團小編跟大家聊聊擇校的事兒。
眾所周知,英國高校申請規(guī)則是允許一位同學申請多所院校的,通常的規(guī)劃方案無外乎是“沖刺+適中+保底。”
所謂的保底院校,就是為了保險起見,以避免出現(xiàn)“零offer”的情況,而選擇的院校。那么選擇保底院校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1.首先定位不宜太高,不然容易被拒。
2.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直奔排名靠后的大學去保底。
3.保底院校不用選擇過多,一般3所左右。
4.學校排名拉開差距,例如沖刺Top10,保底可選擇Top30的院校。
所以在選擇保底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分數(shù)、專業(yè)、實習經(jīng)歷等等)來選擇保底學校。
因為每個同學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小編總結(jié)了英本不同分數(shù)匹配的沖刺和保底院校的信息。
另外,由于國內(nèi)不同大學的分數(shù)要求也不一樣(比如985、211和雙非的成績要求就不一樣),因此只能寫一個大概的分數(shù)要求,具體也要看學校。
一等學位:70分以上
總的來說,能拿到一等學位、70分(國內(nèi)90分)以上的英本同學申請G5大學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因為牛劍很多專業(yè)要求First一等學位(國內(nèi)90),所以70分可以說是大部分同學申請牛津劍橋的門檻(牛劍大部分專業(yè)要求67分以上,但拿到offer的學生往往高出70分不少)。
保底擇校策略:
沖刺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LSE、UCL均可申請;保底Top 10大學,例如曼徹斯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等。
2:1學位,65-70分
英本2:1學位一般在60-70之間,但由于有的專業(yè)要求High 2:1,也就是65分,國內(nèi)分數(shù)在85+,所以單獨分一檔。
這一個分數(shù)段和70分的保底策略基本一樣,只是在沖刺院校的選擇上有區(qū)別。
保底擇校策略:
可以沖刺帝國理工學院、LSE、UCL熱門專業(yè);
保底選擇Top 10大學,例如曼徹斯特大學、華威大學等。
2:1學位,60-65分
很多申請的學生在英本60-65分數(shù)段,國內(nèi)為80+,因此競爭壓力很大。因為大家成績都在這個區(qū)間,就要比拼其他申請材料了。
如果分數(shù)之外的其他背景+文書都很好,那保底可以選擇Top 15的大學。即使其他方面差點,也完全可以Top 20保底。
保底擇校策略:
沖刺G5非熱門專業(yè)、Top10大學;保底選擇Top 20大學,例如伯明翰大學、利茲大學等。
2:2學位,50-60分
這個分數(shù)段就比較尷尬了。因為絕大部分英國大學專業(yè)都要2:1學位。在這個基礎上,保底建議選擇Top20-40的院校較為保險。2:2學位對應英本為50-60分,國內(nèi)為80+。
如果除分數(shù)外的其他背景不錯,也可以選擇Top15-20名的英國大學做保底。
保底擇校策略:
沖刺Top10大學的2:2專業(yè);保底英國Top 20-40大學,例如皇后瑪麗學院、?巳卮髮W等。
三等學位,40-50分
大部分英國大學的專業(yè)要求都是2:2以上,所以40分這個區(qū)間的選擇很少。
因此,小編第一條建議是,大三還能提分(英本大三成績占的比重很高),上學期先把分數(shù)盡量提到50分以上再申請。
如果就是三等學位,沒有提高的可能了,那么小編建議的保底擇校策略如下:
申請英國大學選擇范圍小;
若要申請名校,建議先讀碩士預科;
英國大學的申請,成績占申請成功的70%,能否成功拿到offer,均分是關(guān)鍵。但是如果成績稍微差一點,也可以通過實習經(jīng)歷以及文書來進行彌補。所以,院校選擇以及申請要綜合判斷,找出自己成功率最高的申請方向。
附英國留學申請材料清單
申請英國留學的材料包括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申請表(application form)
推薦信(reference letter)
學術(shù)成績單(academic transcript)
語言成績單(IELTS / TOFFEL / PTE / A-Level)
競賽證書(certifications)
獎學金申請材料(scholarship application materials)
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PS)是申請英國大學必備的自述文件,在UCAS系統(tǒng)上提交申請時都需上傳,也通常被視為申請英國大學除學術(shù)成績外,另一項占主導作用的申請材料。因此我也會花較長的篇幅在PS的準備上。
由于無論在UCAS上申請幾所英國大學,提交的個人陳述只有一篇,且長度需在4000字符以內(nèi)(注意是字符不是字數(shù)!!4000字符約為600多字),所以在內(nèi)容和語言上都需要仔細斟酌。
申請表
UCAS的申請表一般是由大學申請的老師或中介幫忙填寫,或是指導著學生填寫。
由于學生們大都第一次進行大學申請,所以需要一點從旁協(xié)助,以免誤填了重要信息。
首先,在時間上,本科申請表的提交時間通常在10月,牛劍的申請者開放申請的時間偏早。
雖然有的英國大學設有統(tǒng)一的申請閱覽日期,但一部分英國大學開始錄取時間較早,類似于先到先得的感覺。
所以還是建議申請者盡早準備,不要拖到最后的一周統(tǒng)一提交,在時間上誤了先機。
部分申請者由于有秋季重考的安排,在申請表中的學術(shù)成績一欄里,會選擇pending(延遲提交)個別學科。這樣也有利于先拿到conditional offer,然后再滿足學術(shù)要求。
推薦信
申請者的推薦信都是由學生的授課老師,或是熟悉學生情況的導師來進行撰寫的。
導師往往更清楚自己學生的優(yōu)勢所在,以及日常在課上課下的細節(jié)表現(xiàn),所寫的內(nèi)容自然更有真情實感,也更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雖然理論上來說,學生無權(quán)干涉推薦信的內(nèi)容,但部分學生也會暗示推薦人把PS中沒有呈現(xiàn)的信息涵蓋在推薦信中。
這樣不僅避免了信息的重復,也可以更好地展示學生的真實優(yōu)勢。
另外,推薦信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把同一件事從導師的角度來佐證學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
例如,在某一個項目中,PS中體現(xiàn)的是學生自己的心得與收獲,推薦信中則是導師對學生成長的評判和認可。這樣更能夠成為學生在專業(yè)中積極探索的有力證明。
學術(shù)/語言成績單
在成績單方面沒有太多要強調(diào)的。
只是,由于英國大學較嚴格的conditional offer(有條件錄取)機制,大學申請時所提交的成績,未必是最終大學所要求的。
所以后期在學生選擇接受firm choice(第一選擇大學)和insurance(保底選擇)的時候,要量力而行,切勿因為成績達不到要求而錯過了一年的申請。
在大學申請時如有IGCSE的成績,一般也是需要提交的。所以要保留好自IG起的成績單,掃描錄入檔案。
另外,有些大學接受IGCSE的英語成績作為語言要求(絕大多數(shù)接受英語作為第一語言English As A First Language的考試,而UCL等大學也接受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考試成績)。
另外,UCL等大學也接受中文的A-Level成績作為3-4門所選學科之一。
競賽證書
很多申請者由于PS中篇幅有限,無法體現(xiàn)更多競賽成果,而選擇在附錄文件中提交所有的競賽證書。
而如上文所說,PS中提到過的競賽成果,也都需要提交證書來配合證實。
這些證書也是通過掃描生成一個PDF文件的形式來提交的。
獎學金申請
最后,為信心實力爆棚的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英國大學的獎學金申請。
眾所周知,英本在獎學金機制上相當吝嗇,但不代表沒有其他機構(gòu)提供慷慨的獎學金贊助,比如,二百多萬人民幣包吃包住、特定針對牛劍實力較強的四個學院的香港怡和獎學金(Jardine scholarship)。
如果覺得這樣的機會太過渺茫,可以在各大學校的官網(wǎng)上詳細搜索,尋找更多適合中國申請者的機會,比如帝國理工也有約1000鎊象征性的獎學金可以申請。
由其他機構(gòu)提供的英本獎學金通常需要申請者另準備一篇PS,一篇推薦信,以及參加額外的面試。
這些獎學金的篩選是對申請者更為全面的考量,所以在這些材料的準備中,更需要著重體現(xiàn)的是申請者強大競爭力,包括但不限于學術(shù)水平和領導力上。
覺得自己符合要求、精力充足的同學,不妨試一試,也算是一種別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