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約翰學院的前身是建立于1696年的威廉國王學院,當時還是一所預科學校。1784年,學院正式成為獲準成為大學本科學院。從1937年開始,學校一直沿用一種獨特的教學制度,稱作“巨作”(Great Books)制度。這個制度規(guī)定,學校的教學必須建立在對西方偉大的哲學和文學著作的討論之上。1964年,圣約翰學院的圣塔菲校區(qū)正式成立。
圣約翰學院教學制度
巨作(Great Books)教學制度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的Stringfellow Barr, Scott Buchanan, Robert Hutchins和 Mortimer Adler等人在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發(fā)展起來的。這種制度被作為當時激烈變革的本科教學制度的一種備選制度。1937年,圣約翰學院在面對可能的財政和教學潰敗時,采納了這種制度。現(xiàn)今的‘巨作’制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時期學校校長雅各布·克萊恩的影響。據(jù)云學教育集團介紹,這種四年的大學制度強制學生閱讀和探討眾多對西方文明產(chǎn)生顯著影響的學者的原始著作。內(nèi)容涉及哲學,神學,數(shù)學,自然科學,音樂,詩歌還有文學。
不像美國大多大學那樣,圣約翰并沒有現(xiàn)代課本,沒有老師授課,甚至沒有考試。雖然傳統(tǒng)的A到F的評分方式仍被沿用,但學校并不重視學術等級,而學術等級也只有當學生要求時才會公布。等級評定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課堂參與和研究論文之上。輔導員,即圣約翰的教授的稱呼,在課堂中并不像多數(shù)大學一樣扮演‘演講者’ 的作用,而是輔助課堂討論的進行。但是情況也可能因為課程和教員而有所不同。
圣約翰學院獎學金
圣約翰承諾 圣約翰學院為使學生專心學習,不為學費而煩惱,特設獎學金,助學金和其他形式的援助。學院設有優(yōu)秀獎學金,所有被錄取的學生都可以申請,申請過程中,如有疑問可以到財政援助辦公室咨詢。此外,70%的學生都會受到學習的財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