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你知道哪些專業(yè)“最缺覺”嗎?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俗話說的好,專業(yè)選的好,大學賽高考!那么,你知道哪些專業(yè)最苦最累睡覺最少嗎?英國Tab網(wǎng)站調查超過4000人,做了一份針對英國大學各專業(yè)睡眠時間情況的調查,并列出了睡覺時間最少專業(yè)排行榜。下面跟著南昌留學云小編一起看看吧!

  藝術專業(yè):熬夜冠軍

  調查顯示,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平均每晚只睡5.912小時?!?!

  沒想到吧,居然是藝術專業(yè),為什么呢?

  與其說藝術專業(yè)的寶寶們沒空睡覺,不如說他們不想早睡。

  如果你有一個藝術專業(yè)的舍友,平時早上應該看不到他的身影,除非他有早課,或者他還沒開始睡……

  果然,藝術家的靈感都是寂靜的黑夜中爆發(fā)……

  建筑專業(yè)勇奪第二

  建筑專業(yè)贏得亞軍寶座,缺覺程度略遜于藝術專業(yè),平均每晚睡5.978小時。

  建筑專業(yè)是出了名的不讓睡覺的專業(yè)。

  英國一些建筑專業(yè)頂尖名校,比如劍橋、UCL、愛丁堡大學,不僅關注建筑學理論,還會涉及人文、地理位置、材料、哲學、歷史等知識。既要熟練掌握理工科實踐知識,還要涉獵文科知識。

  這樣看來,建筑專業(yè)能成為缺覺榜單中的領頭羊也不足為怪了。

  音樂、歷史、PPE

  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以平均每晚只睡6.242小時位列榜單第三,看來睡的也不多。但這個也是相當合理的,畢竟“真正的”音樂家都是晚上才high~

  歷史和PPE專業(yè)的學生平均每晚睡不到6.5的小時,他們熬夜會不會是在Facebook上論戰(zhàn)呢。

  睡眠最充足的農學

  農學專業(yè)則是睡眠時間最長的專業(yè)。學農的孩子平均每晚能睡7.875小時,健康的不要不要的。

  話說學農的同學們不需要早起做實驗下地嗎,為什么會睡這么多?

  其他專業(yè)缺覺情況

  簡單總結一下:

  缺覺專業(yè):藝術,建筑,音樂,歷史

  好夢專業(yè):地理,心理,政治,農學

英國留學

  留英學生都是不睡覺的?

  看完以上排名,不禁疑惑,這些專業(yè)平均每天六個多小時的睡眠是真實存在的嗎?

  事實上,不只以上幾個專業(yè)的學生,幾乎所有英國留學生都缺覺!

  因為壓力實在太太太太太大了!

  英國的課時時間雖然較少,平均每天兩節(jié)課,每節(jié)課2個小時。但每節(jié)課留給學生的課后任務,不管是Reading List,Paper 還是Presentation 都會占用大部分時間。

  如果不能及時理解和完成,一旦落下,不但上課聽得云里霧里,嚴重的還會影響到GPA。

  所以,看似輕松的課程,實則是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理解課堂內容和完成課后作業(yè)。輪到睡覺時,差不多也就只剩這短暫的幾個小時了。

  如果要是趕上Final,那就更別提五個小時了。Assignment, Essay, Exam的標配那必是熬夜,咖啡,圖書館了,要是能在天亮前睡上覺那便是最奢侈的事了。

  尤其位列英國Final最難過大學榜單第一名的UCL,F(xiàn)inal通過率低達74.7%,但還是有不少人扛住了如此大的壓力,不睡覺也要拼命努力!

  所以,雖然某些頂尖院校部分專業(yè)睡眠時間略少,學業(yè)壓力也大。但正是這樣充實的留學生活,造就了一顆強大的內心!每年都有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yè)于英國院校,也有眾多知名學者受到過英國教育!留學之路雖辛苦,但一定能擁有非常寶貴的一段時光~收獲滿滿,不枉此行!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