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經濟學一般在文理學院的社會科學下,也有少數(shù)設在管理學院下。文理學院是美國綜合性大學的學術中心,是一所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經濟學又在社會科學眾多專業(yè)里面占據(jù)非常重要的位置。之所以說它重要是因為經濟學的教授人數(shù)眾多,課程設置相對豐富。這也就是說明學生可以享受到更充分的師資和更多的關注。而且,現(xiàn)在很多學校的經濟學專業(yè)都屬于STEM項目,畢業(yè)后擁有3年OPT,這也使得經濟學專業(yè)愈發(fā)的收大家的歡迎。
今天,我會為大家詳細解讀經濟學碩士專業(yè),包括專業(yè)詳情、課程設置、就業(yè)等一系列內容,同時為大家推薦幾所開設該專業(yè)的優(yōu)秀大學供大家參考。
經濟學專業(yè)介紹
經濟學的研究價值在于它能夠帶來的巨大益處:對世界更深刻的了解,擴展個體職業(yè)發(fā)展機會。經濟學作為一種原則將在明天的未知世界中發(fā)揮作用。一旦掌握了原則,現(xiàn)實世界就成為一部大的移動的經濟學教科書。
為了申請在美國留學,有必要了解目標專業(yè):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有限或稀缺資源的社會科學。對選擇專業(yè)最直接的期望反映在它未來的就業(yè)前景上。
要申請美國經濟學的研究生,你必須首先弄清楚你是在申請一個實用性很強的碩士項目,還是申請一個更注重研究和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博士學位。博士一般需要5年的學習時間,將來會從事經濟學的教學和研究。
經濟學專業(yè)就業(yè)前景
經濟學博士畢業(yè)生,約70%~75%都進入高校擔任教員,一般剛畢業(yè)的學生都會先擔任Associate Professor,這就是所謂的學術職業(yè)方向。其余25%~30%就進入了非學術職業(yè)范疇中,其中近一半是進入銀行任職,如經濟師、經濟分析家等職位;另外一半則是進入了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國際組織、金融機構、投資咨詢等機構擔當研究職務。
課程設置介紹
美國一流的經濟系多半不設碩士課程,就如經濟學專業(yè)排名前50的大學中,雖然全部都設有博士生課程,但只有27所大學提供碩士學位課程,而這27所大學所提供的碩士學位又可以分為兩種:
1、一般的碩士學位,完成后可以選擇就業(yè),或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但前50名的大學里,只有13所大學設有該學位課程,選擇面非常少。比如:杜克U、紐約U、范德堡U、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北卡羅萊納教堂山分校、波士頓學院等等,這就在無形中對以研究生課程為目標的學生增加了申請難度。因此,申請經濟學碩士的學生需要在專業(yè)排名與錄取機會上作出取舍。一些不在前50的學校不但錄取研究生較多,而且獎學金也頗豐富,例如只設研究生課程的Baylor University就是最好的例子,而University of Delaware與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也對中國申請者非常友善。
2、在博士學習的前一兩年中,如果成績不如意,不能繼續(xù)更深入的學習;或自己覺得興趣不大,不想繼續(xù)在這門學科發(fā)展的,都可以中斷博士學位的攻讀,中途申請一個碩士學位作為學習的結束。專業(yè)排名前50名的大學中,有14所大學提供這種折中的選擇。
申請注意事項
01
背景提升
申請經濟學,對于本科的背景要求方面不是很嚴格,主要是對經濟學和數(shù)學的要求,比如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這兩門經濟學中最基礎,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學科;比如數(shù)學方面對于微積分的要求。
對于理科學生,有數(shù)學的基礎,在本科背景上就會占有優(yōu)勢;
對于本身就是學經濟學的學生,則更加在本科的課程背景方面取得了優(yōu)勢;
對于文科的學生,比如英語、漢語、哲學、文學、教育等,在申請時需要考慮清楚,即使是因為學校對于本科背景不要求,因此獲得了錄取,也要先研究清楚學校開設的經濟學的分支和方向是否適合文科生,同時提前去看一下課程介紹,確定接下來的碩士期間是否可以勝任學習。
然而對于那些在課程設置中有許多數(shù)學要求的學校,則不建議國內文科生去申請,雖然我們中國的經濟學專業(yè)設置大有后來居上的勢頭,Economics的學習和研究在很多Economics專業(yè)發(fā)達的學校里,已經越來越與國外大學接軌了,可是很多大學里的Economics還保留原來的態(tài)勢,在教學上,在研究生階段是非!拔摹钡,并不注重數(shù)字的統(tǒng)計和分析。所以即便被美國大學錄取,要讀起來也會異常艱難。當然如果你本科階段在美國院校就讀那就另當別論了。
02
文書規(guī)劃
在做你的申請材料時,一般大學需要你提交各類申請材料,在推薦信、個人陳述、簡歷三個方面多加重視。
推薦信(recommendation):國外的教授大部分都知道中國的教授好說話,對學生很友好,因而造成推薦信的水分很大,可信度不高。最好找外教直接給寫,比較有說服力。如果你的教授是你所要申請的學校畢業(yè)的,那推薦信的作用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很多學生對個人陳述的認識有很大的誤區(qū),認為一篇個人陳述可決定申請的最終命運。個人陳述是你跟招生者的一次直接的溝通,這個只能算個印象分,當然這個印象好的話,肯定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你的其他的相關的背景信息一樣不可忽視。
簡歷(resume):這個是學生背景的集錦,也是精華的部分。用最少的語言展現(xiàn)出你最精彩的一面。提醒同學們切忌簡歷做的太花哨,句子太長,語言太復雜,教授要看的不是表面的裝飾,而是實實在在的內涵。另外,要掌握外國人的閱讀習慣,句子簡單明了更加讓人讀起來清晰明了,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去了解你,這才是使你在眾多優(yōu)秀者中脫穎而出、出奇制勝的“法寶”。
03
硬件條件
經濟學博士與碩士申請者的語言成績要求非常高,尤其是TOP50 的大學,普遍都是要求有100 分以上的托福成績。UIUC 明確要求學生的托福分數(shù)達到103 以上;Cornell 明確要求學生提交高于100 的托福成績,且聽說讀寫四個單項分數(shù)都要25 以上;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要求學生托福的口語單項達到26 以上。雖然不少學校沒有明確為GRE 設最低分數(shù)線,但不少學校都有“建議”:UC-Davis 要求GRE 的Verbal 和Quantitative 都達到80%以上;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則明確要求AW 4.0。
注意G/T成績的同時,GPA 也是不容忽視的,一般來講,申請TOP50 的院校,3.5 以上的GPA 是必不可少的。Duke University 今年錄取者的平均GPA 為3.65,而University of Iowa的錄取者平均GPA 為3.75,UCSB 的更高達3.76。
申請步驟的出發(fā)點的確是各學校的Admission。但是僅憑著一大堆收集的最低要求(Minimum Requirements),是不足以申請成功的。因為要求與最終錄取的結果還是存在一大段距離。而申請者的確應該好好參考過往的錄取數(shù)據(jù),而不是單純地以一個最低分數(shù)線為個人目標。對于沒有提供最低分數(shù)參考標準的GRE,建議參考往年的錄取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