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勞倫斯學院是私立文理學院,一所美國另類名校。2018年,《普林斯頓評論》發(fā)布的384所最佳大學評比中,莎拉勞倫斯學院獲得“最佳課堂體驗”獎,學院教授也在評比中多次獲得高分。學生眼中的莎拉勞倫斯學院是一塊堅定的人文藝術寶石,而來自一位中國女生筆下的“我的大學”是這樣的。
莎拉勞倫斯學院建校于1926年,起初是一所女子學院,旨在為女性提供人文和藝術方面的教育。1967年,只招收男性學生的常春藤聯(lián)盟名校(由美國八所一流名校組成的高校聯(lián)盟,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的普林斯頓大學計劃開始招收女學生,意圖邀請莎拉勞倫斯作為自己的女子分校合并,然而莎拉勞倫斯拒絕了這所藤校的橄欖枝。尋找新校區(qū)失敗的普林斯頓只得花費整整兩年翻修改建校內(nèi)設施,迎接女性學生。盡管接受普林斯頓的合并邀請,意味著同時享受普林斯頓的資源和名氣,但更意味著身不由己地失去自身特色,被普林斯頓同化。雖然與藤校的金字招牌失之交臂令人惋惜,但這也顯示出莎拉勞倫斯對自身獨特的教學系統(tǒng)和自由多元的教育理念的珍愛和堅持。
莎拉勞倫斯學院的教育體系參考自牛津大學的一對一導師制,把小班制的討論課(Seminar)和一對一導師監(jiān)督的獨立研究項目(Conference Project)相結合。這一體系沿用至今,是莎拉勞倫斯學院最有代表性的教學特色。不同于大多數(shù)綜合性大學或文理學院,莎拉勞倫斯不對新生設置任何必修課程,也沒有專業(yè)限制。每學期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三節(jié)課,除參加每周兩次的討論課以外,每兩周還要與授課教授單獨會面(Conference),以課程出發(fā),確立一個主題,學期結束前,在教授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獨立項目——可以是一篇研究論文,或是一組原創(chuàng)詩歌,或是一部拍攝的短片,抑或一支編排的舞蹈。每名學生還配有一名導師(Don),類似于本科四年的班主任,協(xié)助學生斟酌選課,討論畢業(yè)后的方向,學生有學術、生活上的困難都可以求助于這位導師。
莎拉勞倫斯是全美第一所把藝術學科嚴謹?shù)厝谌胂冗M教育理念的文理學院,把教學和課程設置的重心放在滿足各個學生獨特的需求上。1968年,莎拉勞倫斯轉為男女合校,學校曾培養(yǎng)出華裔設計師王薇薇(Vera Wang)、普利策獎獲得者作家艾麗斯·沃克(Alice Walker)、《星球大戰(zhàn)》系列導演艾布拉姆斯(J.J.Abrams)等著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