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翻看知乎,看到有人說:歐美諸國雖然此次疫情處理不好,順帶傷害咱們祖國,一些拿到歐美大學offer的留學生被相繼取消入學等等,但是畢竟人家教育實力冠絕全球,主流的留學國地位不會被輕易搶走。
這種論調我是完全不反對,甚至還想附議一波,只不過我還是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談及主流的留學國家,我們先要了解何為“主流”,要說留學人數(shù),日本以107260人位居世界第四位,比排在第五位的英國多出了一萬多人;你要說留學意向,那么在受訪的人群中有11%的人想去日本留學,位居排行榜的第六位,僅次于香港地區(qū)13%。
所以無論從哪里來看,日本都是妥妥的主流留學國,你不承認都不行。所以說這個命題一開始就是偽命題,只不過我能稍微的理解提問者的心理,畢竟在國內日本壓根就不受人待見。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日本這個國家在留學方面總是讓人誤以為是“雞肋”,永遠比不過歐美國家呢?在我看來主要還是語言問題和升學機制惹的禍。
語言問題
眾所周知,全世界說英語的國家人口快達到20億,而且在多達45個國家被設立為官方語言,其中留學生人數(shù)最多的前五名國家,除了日本,剩下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無一不使用英語教學。除此之外,英語也是所有中國學生從小學開始就必修的外語項目,這也無形中的促進了一部分人從小留學的打算。
反觀日本,官方語言是日語,出了這日本列島,世界上便再無日語的立足之地。況且既沒有九年義務教育的強制學習,很多家長又認為學習小語種今后就業(yè)會有限制,所以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身處前五,卻給人一種不是主流留學國家的概念。
升學機制
升學機制的簡繁決定著留學生的人數(shù)。舉個簡單的例子,沒別的意思,澳大利亞也作為一個島國,經(jīng)濟沒有日本發(fā)達,沒啥事還總排·華,比日本還要遠,為啥留學生數(shù)量是日本的兩倍?說到底不還是人家的大學排名高,而且升學流程對留學生還十分友好的關系嘛。
其實日本想要增加留學生數(shù)量非常簡單,開放各大學和國內機構的合作,名校開放直招業(yè)務,只要滿足語言成績直接就讀,日語、英語項目直接讓學生自己選擇,不用5年,日本就能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留學大國,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