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名校申請人數(shù)暴漲,導致大部分學生EA被Defer,也就是學校將學生的申請推遲到了常規(guī)申請,與RD申請者們一起再次被審查。
根據(jù)今年部分學校公開的早申數(shù)據(jù)來看,有超過半數(shù)的早申學生,都收到了Defer通知,比如耶魯大學,在早申階段收到了7,939份申請,而只錄取了837人,拒絕了2,997人,剩下的3,999人都被defer了,超過50%。
再比如麻省理工學院,今年有15036名學生選擇了MIT的早申,最終錄取719人,推遲了10656名申請人,接近71%。
被Defer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進入夢校,而是招生官肯定了你的優(yōu)秀,但還想再觀望一下,看看正常申請批次是不是有更優(yōu)秀的。
為什么會被Defer?
簡言之,就是申請者雖然很優(yōu)秀,但還沒足以打動招生官,但學校又不想錯過優(yōu)秀的申請者,因此會再重新在RD批次再審查一遍。
被Defer后,有多少復活的幾率呢?隨便不高,但據(jù)MIT招生官透露,目前MIT學生有100-300人是被defer后復活的,至于幾率多少,不得而知。
至于被延遲的原因,無非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文書沒有亮點。學校沒有感受到你是一個能夠給社區(qū)帶來變化的人,或者是沒有對學校的招生胃口,比如你在領導力、興趣愛好沒有得到有效展示等。
學術成績不夠優(yōu)秀。雖然申請名校的學生可能都是班級前5%的學生,但由于課程難度和學校背景不同,同樣的GPA,權重也不一樣;蛘邟侀_這些因素,學生的GPA就存在硬傷。亦或是標化成績有問題。也可能是GPA不完整,需要再提交高三成績做補充。
課外活動不夠突出。要么沒有比較有特色,能突出學生興趣愛好或專注力的課外活動,要么是有活動,但沒有表達到位。
對學校不夠了解。很多學生在早申的時候都會選擇夢校,但在申請材料中要足夠體現(xiàn)你對夢校的了解才行,僅僅是憑網(wǎng)絡獲取一些信息是遠遠不夠的。
申請者運氣不好。小編經(jīng)常提到這個因素,都是優(yōu)秀的學生,為什么這個錄取了,那個不錄取呢,都是在招生官一念之間,完全取決于招生官當時的狀態(tài)喜好,所以有一定運氣成分。
申請材料有明顯的中介操作痕跡。就是所謂的包裝過度,申請材料明顯超出學生的表達能力,故事老套,材料多人經(jīng)手,風格不一致等都會被查出異常。
此外,還有可能是推薦信太差、甚至填表失誤等原因。
被Defer了怎么挽救?
既然給了再次RD的機會,就要努力爭取。
1、要看一下被defer的郵件是什么原因,有些大學會明確操作指南,該怎么操作,一定要遵守規(guī)則。比如有些學校說可以寫郵件,表達你如何喜歡學校,但有的學校就堅決杜絕申請者再發(fā)送郵件。比如MIT。
2、更新你的GPA,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起碼要讓招生官看到你的成績是上升趨勢。
3、更新申請材料或獎項。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更新你的申請材料。
4、調整狀態(tài),不放棄夢校的同時,積極準備其他學校的RD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