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韓國留學?現(xiàn)在就要開始準備了嗎?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韓國不同于我們國家,每年有兩次開學的時間,一次在3月,一次是在9月份。今年3月份的留學申請基本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了,只剩下各別學校,如果還有想趕3月生的同學,就請盡快咨詢我們吧~

  而一般韓國大學的招生和簡章是提前半年就開始出了,我們建議是提前一年開始申請準備。下面我們根據(jù)今年9月生的資料遞交時間,來看看明年9月生應該要怎么安排,這篇文章存起來,便于同學們盡早做準備。

  9月本科申請截止時間

  明年9月本科申請準備時間

  11-12月:開始準備基礎材料準備基礎材料大概2周時間,包括個人學歷、家庭戶口本、親屬關系、財產(chǎn)證明等。如果申請首爾國立就要把時間線提前一個月。已經(jīng)落后的同學,就要加快行動了。

  次年1月-2月:過年放假+疫情影響元旦要放假,春年我們也要放假,這段時間如果辦公務難免受到影響,所以9月入學的同學一定要提早開始準備!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一切最好提早辦理。

  次年3月-4月:開始準備完整材料這個時候,像首爾國立已經(jīng)開始發(fā)offer了,而其他學校基本都陸續(xù)發(fā)了招生簡章正式接收學生了,這個期間我們要開始準備公證認證材料、文書材料、面試準備。

  學歷,必須要經(jīng)過教育局認證或公證和領事認證才可以遞交,這部分時間大概需要一個月的周期,如果是在校生的話,也需要做學歷的公證認證,時間會偏久。

  次年3月-5月:網(wǎng)申和資料提交的時間都是各個學校來定的,基本上網(wǎng)申、下載學校表格,和公證認證文書材料等,會有1-2周的時間,之后郵寄到學校。

  次年5-6月:拿到錄取通知,開始繳納學費。

  申請宿舍大學錄取后后續(xù)事項較多,包括繳納學費、申請宿舍、申請學號、申請課程、申請入學許可、補交語言成績/畢業(yè)證/學位證等等。

  次年7月-8月:拿到標準入學許可,申請簽證,出發(fā)!

  韓國和其他國家有些不同,收到韓國大學offer后要先交納學費,之后學校發(fā)給標準入學許可,拿著入學許可和其他材料向領事館遞交簽證,6-8個工作日左右,拿到簽證就可以出發(fā)啦~

  韓國留學的申請材料

  1. 申請文書類

  2. 戶籍類

  3. 學籍類

  4. 財產(chǎn)類

  韓國留學申請條件

  1. 學歷要求

  韓國只接受高中及同等學歷以上的留學生到韓國留學生。也就是說留學生必須在本國國內(nèi)受到過12年以上的正規(guī)教育就可以申請到韓國留學了!

  2. 語言要求

  韓國語須達到topik 4級水平。假如留學生沒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可以通過學習語言課程進行彌補。一般韓國會要求留學生先去語學院學習一年的韓語課程,課程學習合格完畢后會進行韓國語能力考試。達到學校要求的語言級別,就能夠開始韓國大學專業(yè)課的學習了。

  3. 費用要求

  韓國和中國很多方面都很相似,基本的消費水平也相差甚微。韓國首爾地區(qū)的學費及生活費一年大概在15萬元左右,地方的學費及生活費一年大概在13萬元人民幣左右。視個人的家庭情況、個人的消費水平而定。

  韓國對留學生還有一個存款證明的要求。為了保證學生可以順利完成留學,所以要求有一定的資金支持,就是存款證明。一般會要求存款在15萬元人民幣,存期為一年。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nèi)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nèi)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nèi)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zhuǎn)載內(nèi)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nèi)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