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把孩子帶去馬來西亞讀書?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是父母心心念念的事情,在讓孩子經(jīng)歷過國內的知識教育下,父母們也看到了國外創(chuàng)新式教育。那如何讓孩子離開應試教育,走進國際學校,并最終出國留學呢?過去可能是沒有渠道,但現(xiàn)在家長們可以選擇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作為國際化大都市,許多國家大使館、世界500強企業(yè)亞洲總部都集中于其首都吉隆坡。因而,國際學校眾多,種類多樣。

  馬來西亞留學好不好

  馬來西亞是英聯(lián)邦成員國,承襲了英國良好的教育體制。整個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是由公立和私立兩個方面組成的。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lián)碛?2家國際學校。如此高密度集中的國際學校足以說明馬來西亞的教育實力。

  馬來西亞私立大學的教學媒介語言是英文,不需要學習馬來文課程。公立大學是英文和馬來文雙語授課。馬來西亞的雙語教學,既有東方傳統(tǒng)文化,也有西方教育理念,而孩子年齡越小,就越能適應這種國際化教育模式。

  全國各地有超過600所高等院校,可以為國際學生提供廣泛的課程、學校和地點的選擇,學生可修讀各個領域的學位。

  馬來西亞具國際水準的教育系統(tǒng)和素質正讓它迅速崛起為區(qū)域最佳教育中心。馬來西亞歷屆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從來都是高居榜首,而且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歷屆的總理候選人必須做過教育部部長。這有鑒于該國高等教育部的監(jiān)督,以打造馬來西亞成為優(yōu)秀的高校教育中心。

  馬來西亞教育體系

  據(jù)專家介紹:1997年馬來西亞政府通過了《私立教育法》,為私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在馬來西亞有10所高等公立大學,4所外國大學分校,652所私立學院(其中79所私立學院提供3+0、2+1等雙聯(lián)課程)。私立教育機構每年招收的學生有幾十萬名,為了保障質量,馬來西亞教育部成立了私立教育及國家學術鑒定局對私立教育機構的課程設置、學費以及師資水平進行監(jiān)督和調控。

  3+0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指不用去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也能拿到國際認可的教育文憑,2+1是說在馬來西亞讀兩年后去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讀1年的學制,同樣1+2是指1年在馬來西亞后兩年在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讀書。除了國家在高等教育制度上的開放外,產(chǎn)生3+0教育制度一個直接原因是1997年的金融風暴。

  雙聯(lián)課程是馬來西亞首創(chuàng)的高教制度,也就是常說的聯(lián)合辦學,不過在馬來西亞是指當?shù)厮搅W院與外國大學的聯(lián)合辦學,雙聯(lián)課程在馬來西亞的歷史長達二十多年,它幫助成千上萬的學生完成了外國學位。1997年金融風暴席卷東南亞,許多馬來西亞居民兜里的錢瞬間貶了不少,特別是華人,如何幫助出不起錢的孩子完成學業(yè),馬來西亞政府采取積極的措施,允許雙聯(lián)的課程轉為3+0,無需出國讀書在當?shù)赝瓿蓪W業(yè),為家長省下了大筆教育經(jīng)費。

  在馬來西亞讀書拿到的國際文憑在國內承認嗎?這是國內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其實這樣的問題大可不必有,在當今社會,無論在教育的技術手段,還是教育水平的監(jiān)測上,異地辦學達到相同的水準已經(jīng)不成問題。

  而在馬來西亞上雙聯(lián)課程或3+0課程畢業(yè)的學生,英國、澳洲等大學所發(fā)的畢業(yè)證書與在本地沒有兩樣,只要學校選擇的學院必須要在教育部教育涉外監(jiān)管信息網(wǎng)里面。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