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美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了,今年去美國的人數(shù)就達到了上百萬人,這其中低齡的高中生占了大概百分之五十的比例,美國的大部分學校都是以走讀高中為主,寄宿高中為輔,這其中也是很多家長都非常關(guān)心的問題,到底我們該如何選擇寄宿家庭,這讓很多的家長都非常發(fā)愁,那美高留學該如何選擇寄宿家庭呢?那么應該如何選擇寄宿家庭,應該注意哪些必要的因素呢,今天就來帶大家捋一捋?
寄宿家庭的背景及運作方式
一般來講,寄宿家庭的家長負責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監(jiān)督學生學習、負責與學校溝通、監(jiān)督學生的校外生活等等。美國學校都有專門的寄宿家庭代理公司運作負責尋找符合標準的的寄宿家庭,也有專門的負責人和監(jiān)護人來協(xié)調(diào)學生與寄宿家庭及學校的問題;當然也不乏學校老師自愿提出申請接待國際學生;或者為了幫助親戚朋友照顧子女而成為了監(jiān)護人的寄宿家庭。
一般來說,這類寄宿家庭都是學校所在的社區(qū)居民,很大一部分是任教老師的家庭,甚至同班同學的家庭。這類家庭的家長都比較有同理心,受過較好的教育,子女又非?赡苁切S鸦蛘咄瑢W,所以很容易能讓國際學生快速適應當?shù)氐纳。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盡量提前與寄宿家庭聯(lián)系,因為隨著留學生入學旺季的到來,可供選擇的寄宿家庭數(shù)量會減少。
如果家長選擇通過大的留學機構(gòu)申請,機構(gòu)往往會在申請學校時同步安排寄宿家庭。要注意的是,牽涉的費用是單獨的,而非留學服務(wù)費。所以提醒家長在合作前期問詢清楚安置家庭以及收費情況。相比寄宿學校一年三萬美元到五萬美元不等的學費和住宿費餐費,寄宿家庭的費用根據(jù)不同的地區(qū),從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都有,總體費用比寄宿學校低。不過要注意機構(gòu)有時會推給一些專門運營寄宿家庭的機構(gòu),很多服務(wù)和對待孩子上都有待提高,所以一定要提前溝通,不要掉入陷阱。
而在此基礎(chǔ)上,家長可以結(jié)合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篩選出合適的寄宿家庭。
01
不同寄宿家庭目的不同
寄宿家庭是一項有償?shù)纳虡I(yè)行為,但申請成為寄宿家庭卻并非全部出于經(jīng)濟目的。對于把接受國際學生作為一項收入來源的家庭,通常家庭收入不高,家庭成員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不高?赡軙霈F(xiàn)對留學生缺乏照顧,分配過多的家務(wù)勞動等情況。
另一種家庭并非出于經(jīng)濟目的,有的是出于熱情好客的心理,愿意了解中國文化,有的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同齡的玩伴,一起學習成長,感受異國文化。這樣的寄宿家庭收費很少,對于以交流學生身份寄宿的學生甚至免費。
02
寄宿家庭的地理位置
首先我們要考慮到寄宿家庭離學校的距離決定,當然是離學校越近越好,建議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寄宿家庭一般是在30分鐘左右的車程范圍內(nèi)可以直接到達學校,很多美國的私立高中都有校車,車接車送,這樣搭乘交通比較方便,半個小時之內(nèi)到達也是比較合理的,學生步行也會更加輕松的達到,如果我們有遇到緊急的事情,寄宿家庭的車也會迅速趕到。
03
理性面對寄宿家庭的成員組成
A類是家里有在讀學生的寄宿家庭(可以是在讀小學,中學,或者大學),這種情況下,家長會比較懂得如何照顧學生,而學生也比較容易與寄宿家庭的孩子交上朋友,對于適應美國的環(huán)境有不少幫助。
B類是有學齡前小孩的家庭(嬰兒的話建議不選,因為可能會比較吵),這樣的家庭父母也會比較耐心,可以給予寄宿學生比較好的照顧。
C類是單身家庭,已婚但無小孩,或者是老年人為主的寄宿家庭,這些屬于負擔較小的家庭,不需要照顧孩子,尤其是老年人房主,比較有時間,也樂意與人交流。
這三類家庭需要按照學生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如果是喜歡與學生和小孩子打交道的,可以優(yōu)先選擇前兩類,如果是喜歡與成年人或者是老人交流,就可以選擇第三類。
04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來美國讀中學的孩子基本家庭條件都不錯,有的孩子會埋怨一開始無法適應寄宿家庭的生活習慣,比如做飯不好吃,也不能換口味。因此不少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富人家庭,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但一般情況下,除去收費會相對昂貴,這類家庭成員通常比較忙碌,并不見得有很多時間和精力照顧和陪伴孩子。
所以,比起金錢地位,更重要的標準應該是熱情自由的家庭氛圍。如果寄宿家庭父母品行端正,受教育程度較高,相對的他們對于孩子的成績也會有高的要求,可以對孩子起到一定的指導和激勵作用,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歸宿感。反之,如果寄宿家庭成員的工作時間日夜顛倒,或者家庭氛圍冷漠,那么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影響。因此,我們建議爸媽,不妨考慮選擇中產(chǎn)階級家庭,物質(zhì)條件中等,但生活節(jié)奏稍慢,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關(guān)懷和額外的幫助。比如:同意孩子邀同學來家里聚餐,接送參加活動,上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