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留學生來說,選專業(yè)應該是最重要也是最令人興奮的決定。選對專業(yè)可以說是關系到未來四年大學生活的質量和前途的大事。不同于國內的大學,美國大學在學生的專業(yè)選擇上給予了很高的自由度,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利用通識教育課程探索自己的興趣,到了大三再確定自己的專業(yè),即使中途發(fā)現選錯了專業(yè)也有機會改專業(yè)。因此選對專業(yè)就成了關系到未來四年大學生活的質量和前途的大事。
理工科和商科一直都是留學生的熱門選項,理由無非就是就業(yè)前景好,普遍薪資高。當然,人各有志,為了前(錢)途而學習也無可厚非。
但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是,很多留學生一頓無腦跟風選了熱門專業(yè)以后發(fā)現自己并不喜歡,于是一邊心疼自己付出的成本舍不得換專業(yè),又一邊猶豫不決不知道換了專業(yè)會不會有所好轉,時間就在過度思慮和權衡中白白浪費了。
因此立思辰留學云小編的建議是,在選擇專業(yè)之前,對各個學校提供的專業(yè)作一番細致的了解后,再做決定。以下是立思辰留學云小編整理的一些美國名校中一些鮮為人知但也很有趣的專業(yè),不妨了解一下?
先來介紹兩個注重實踐、實習機會多的。就是實用,沒別的。
西北大學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學習與組織變革
這個專業(yè)是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Policy下開設的,為學生在組織或社區(qū)內成為變革的推動者而做準備。這個專業(yè)研究的是如何領導、預測并應對變化。
它涉及了包括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科目的知識,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社會文化的視角,用心理學和設計的思維來分析系統(tǒng)、架構和團隊的動態(tài)。識別長期的問題,營造多元文化氛圍,幫助組織度過變革和動蕩,都是學生能通過這個專業(yè)習得的能力。
光說不練假把式。除去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也有實踐的機會。學生會在大三花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到芝加哥、舊金山、華盛頓當地的公司進行實習。初創(chuàng)公司,非盈利組織,跨國公司…學生有大把的機會和選擇來操練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這個專業(yè)的出路也很不錯。近幾年的畢業(yè)生有在公營/私營企業(yè)工作的,像微軟、谷歌、摩根士丹利、領英、晨星;有在咨詢公司工作的,比如波士頓咨詢、德勤、普華永道、安永;還有在學校、非盈利組織和初創(chuàng)公司工作的。對于看重就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的同學來說,在就業(yè)氛圍濃厚的西北學習這個專業(yè)想必會有許多收獲。
可選課程(部分)
重新設計日常組織(Redesigning Everyday Organizations)
組織里的學習與思考(Learning & Thinking in Organizations)
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現代組織與革新(Modern Organizations and Innovation)
密歇根大學
Sports Management
體育管理
密大的體育管理專業(yè)隸屬于運動學院(School of Kinesiolgy),是全美Top3的體育管理項目。該專業(yè)課程探索的是體育對于文化和商業(yè)的影響,通過實踐,真實案例的研究,和知名導師指導的咨詢項目,為學生在全球體育行業(yè)的職業(yè)生涯做準備。
除了雄厚的師資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還能領導并參與到各個校園體育組織的運營和管理中,建立自己的network。許多學生畢業(yè)后會去體育組織和企業(yè)公司工作,也有的學生在商業(yè)、會計、法律、城市規(guī)劃領域進行深造。
密大并不是唯一一個開設體育管理專業(yè)的學校,不過,在這個擁有全美最大室外體育場、體育賽事繁多且觀賽熱情十分高漲的學校學習體育管理,想必會有非常獨特而難忘的體驗。據立思辰留學云小編所知,曾經有同學為了偶像科比報考了密大的這個專業(yè),后來真的采訪到了科比,實現了心愿,是不是很勵志?
核心課程
體育法(Legal Aspects of Sport)
體育產業(yè)的金融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the Sport Industry)
體育戰(zhàn)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in Sport)
體育市場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for the Sport Industry)
康奈爾大學
Fiber Science & Apparel Design
紡織科學與服裝設計
很難想像,像康奈爾這樣以理工科見長的學校還會開設時尚相關的專業(yè)。你別說,還真有。人類生態(tài)學學院(School of Human Ecology)下面的紡織科學與服裝設計系 (以下簡稱FSAD) 就開設了三個時尚相關的專業(yè),分別是:
紡織科學 (Fiber Science)
時尚設計 (Fashion Design)
時尚設計管理 (Fashion Design Management)
FSAD的這三個專業(yè)相較于專業(yè)藝術院校的時尚專業(yè)有所不同,除了提供服裝和配飾設計方面的課程,還包括制造和營銷,以及纖維和紡織品科學的教學。
拿纖維科學來舉例,這個專業(yè)探索的是纖維材料的物理、化學和工程屬性及其應用,包括生物醫(yī)學材料、高級工程復合材料、土工織物、防護服,以及在傳統(tǒng)服裝和室內裝潢中的應用。同為時尚專業(yè),康奈爾的時尚專業(yè)多了幾分科學研究的意味,倒也符合學校本身的特點。
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歌手跑去演戲,演員跑去唱歌;故宮開始賣口紅;氣味圖書館推出了大白兔奶糖味的香水。人人爭當斜杠青年,跨學科專業(yè),你確定不了解一下?
耶魯大學
Computing and the Arts
計算機和藝術
對于擁有計算機視角的學生來說,音樂,藝術,藝術史,建筑和戲劇研究中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有待解決的實質性問題,比如:音樂家如何用電腦作曲?藝術家當前使用的軟件工具有哪些限制?藝術史學家想做什么類型的分析?在劇院設計和使用虛擬場景有哪些挑戰(zhàn)?虛擬世界如何幫助我們設想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當我們嘗試創(chuàng)造一個機器指揮或表演者的話可以學到什么?
對于擁有藝術視角的學生來說,學習計算方法為他們提供了一種系統(tǒng)的途徑實現其愿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現有工具并更合理地使用它們。
此外,還可以讓他們對計算機能和不能完成的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他們可以預測未來在各自領域中新的計算工具的發(fā)展。
藝術可選的五大方向
藝術(Art)
藝術史(History of Art)
音樂(Music)
建筑(Architecture)
戲劇研究(Theater Studies)
MIT
Urban Science and Planning with Computer Science
智能建造
你可能不知道,傳統(tǒng)理工強校MIT的建筑規(guī)劃學院也實力超群,其建筑設計專業(yè)在2018年的QS排名中位列第一。MIT的建筑規(guī)劃學院是全美第一所建筑學院,著名的華裔美籍建筑大師貝聿銘就是從這里畢業(yè)的。處在城市聚落和高新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當下,MIT迅速捕捉到技術發(fā)展對于城市建設的影響,于去年開設了這個新專業(yè),由城市規(guī)劃系(DUSP) 和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EECS)共同管理。
這個專業(yè)的本質是將技術工具和城市政策的基本技能結合起來,通過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和解決方案應對當下城市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這一獨特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的既不是計算機科學家,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城市規(guī)劃師,而是能夠使用新工具新方法重塑世界的行動者。將STEM教育納入人文主義態(tài)度,在尚不肥沃的土地上積極開拓,不得不說,在積極變革與影響世界方面,MIT一直走在最前面。
選修課程(部分)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制定公共政策(Making Public Policy)
談判的藝術與科學(The Art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
城市能源系統(tǒng)與政策(Urban Energy Systems and Policy)
華盛頓大學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以下簡稱HCI)是近幾年開始崛起并發(fā)展的一個專業(yè),但畢竟是新興領域,開設HCI的學校并不多。HCI通常作為碩士項目設置在信息或者計算機學院下,而華大則是少數開設HCI專業(yè)里面提供本科學位的學校。
HCI是一門關注交互式計算系統(tǒng)的設計、評估與實現,并研究與之相關的主要現象的學科,說白了就是研究系統(tǒng)與用戶之間的關系的學科。
它當然也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專業(yè)。從技術角度出發(fā),它涉及到計算機科學、語言編程等;從用戶角度出發(fā),它涉及到心理學;從設計角度出發(fā),它需要你懂一點基礎的設計。無論是哪個方向出身的人,人機交互都會是一個開闊視野且能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個專業(yè)。
而在華大,你能接觸到在這個領域最優(yōu)秀的教師和最前沿的研究。另外,西雅圖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也為學生們的就業(yè)鋪開了一條康莊大道,這里是包括亞馬遜、微軟等在內許多科技巨頭的大本營,也是星巴克、波音、Costco的總部。
四大核心課程領域
用戶界面,軟件和技術(User Interface,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設計(Design)
可用性與用戶研究(Usability and User Research)
社會與倫理維度(Social and Ethical Dimensions)
斯坦福大學
Symbolic Systems
象征系統(tǒng)
Stanford的象征系統(tǒng)專業(yè)可謂一枝獨秀,該專業(yè)目前只有Stanford開設,同時它也是Stanford歷史最悠久的跨學科專業(yè)之一。在其他學校,與之最接近的專業(yè)是“認知科學”或“人工智能”,也有人覺得它是個和計算機科學雷同的專業(yè),但象征系統(tǒng)學并不完全與之等同。
象征系統(tǒng)學研究的是自然與人工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更側重于技術中“面向人”的一面:人類的認知如何發(fā)揮作用?人類如何與機器互動?如果他們對“人”的那一面更有興趣,用戶會如何使用界面?
象征系統(tǒng)學涉獵的知識面非常廣,課程內容涵蓋了計算機科學、語言學、數學、哲學、心理學、統(tǒng)計學等學科的知識。同時,其跨學科的特性并不削減其專精度,學生還是能在自己的方向上深入探究。
比如有學生表示自己在上計算機科學課程的時候,發(fā)現它和之前上過的語言學課程在自然語言處理上千絲萬縷的聯系。看清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擁有獨特的看問題的視角,并且有縝密思考與執(zhí)行自己計劃的能力,這是畢業(yè)生們認為在這個專業(yè)中習得的最重要的能力,也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能力。
核心課程(不完全)
頭腦與機器(Minds and Machines)
微積分(Calculus)
概率與統(tǒng)計(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計算法的邏輯和理論(Logic and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哲學導論(Introductory Philosophy)
認知與神經系統(tǒng)科學導論(Introductory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語言學理論(Linguistic Theory)
相信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年齡或多或少地思考過一些基本而又深奧的問題,比如:什么是幸福?婚姻是什么?什么是正義?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芝大豐富的課程和完善的體系允許你盡情地思考并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
芝加哥大學
Fundamentals: Issues and Texts
基礎知識:問題和文本
芝大的特色專業(yè),它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整個課程圍繞學生想要探索的一個基本問題展開,比如“什么是正義?”,“有沒有正義的戰(zhàn)爭?” 學生通過閱讀能夠闡述這些問題的經典文本對自己的基本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
除了閱讀經典文本之外,這個專業(yè)的課程還強調“read and reread and reread again (閱讀,重讀,再重讀)”, 即深入地研究一部影響深遠的著作?焖俚亻喿x,這些書的內容只是被消化后納入了自己既有的經驗和觀點;而精細的強化的閱讀,才能深化我們的經驗并轉換思維方式。
光學習文本是遠遠不夠的,芝大的該專業(yè)還要求學生掌握至少一門外語和與自己的問題相關的學科知識。比如問題產生的歷史背景,最初撰寫文本的語言,以及收集證據、推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傳統(tǒng)學科的不同研究方法等等,都是該專業(yè)課程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即使是學習文本本身,也需要這些知識能力作為堅實的學習基礎。
圍繞一個核心問題進行深度研究和探索,整個專業(yè)的學習堪比一個微型PhD項目。無論是對于基礎知識的重視,還是課程內容的強度,無一不透露出芝大嚴謹而又高標準的學風。
可選課程(部分)
莎士比亞II:悲劇和浪漫(Shakespeare II: Tragedies and Romances)
達芬奇的藝術(The Art of Leonardo da Vinci.)
柏拉圖的理想國(Plato‘s Republic)
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選專業(yè)就像旅游,出行之前總會做些攻略,不但是為了減少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更是一直對未知的目的地的尊重。選專業(yè)做research也是如此,就算不能保證100%愛這個專業(yè),至少也要知道自己選擇了一條什么樣的道路。希望本文對正在苦惱申請什么專業(yè)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