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世界移民報告2020》中文版在北京發(fā)布。報告指出,繼印度、墨西哥之后,中國是2019年世界第三大國際移民來源國,居住于中國以外的移民人數為1070萬。
該報告由國際移民組織總干事安東尼奧·維托里諾(António Vitorino)在2019年國際移民組織理事會會議上發(fā)布,此次發(fā)布的中文版報告由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譯。據立思辰留學了解,報告對過去兩年間移民的發(fā)展情況進行了分析,并著重提出考慮到歷史與當代因素的分析。
報告顯示,國際移民的規(guī)模正在增加。1990年,全球國際移民數量為1.53億。這一數字在2019年增至2.72億,占世界人口的3.5%。其中,52%為男性,48%為女性。74%的國際移民處于工作年齡,即20歲至64歲。
報告顯示,印度仍是國際移民的最大來源國,居住于國外的印度移民人數為1750萬。其次是墨西哥和中國,分別為1180萬和1070萬。自1970年以來,美國一直是國際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國,移民數量從當年的不足1200萬增至2019年的5070萬。
相關報告稱,2018年全球僑匯資金總量為6890億美元,其中匯入中國的金額為674億美元,是繼印度786億美元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僑匯匯入金額。
另外,報告表示,移民與健康之間存在動態(tài)而復雜的關系,這種關系遠遠超出了危機事件的范疇。對移民與健康的投入有助于移民輸出和接收地區(qū)的社會和經濟發(fā)展。
在8月25日的報告發(fā)布暨研討會上,聯(lián)合國移民署移民研究政策司司長瑪麗·麥考利夫(Marie McAuliffe)表示,包括難民在內的國際移民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大的人群之一,疫情之后的全球恢復將與國際移民和人口流動體系密切相關。她還透露,2022年的世界移民報告將設立專門章節(jié),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移民與人口流動性的影響。
自2000年起,國際移民組織已發(fā)布十份《世界移民報告》。該系列報告致力于對移民問題進行以事實為依據的合理分析,并以此增進決策者、實踐者、研究者和大眾對移民問題的了解。
《世界移民報告2020》雖然肯定了美國移民數量,但是就目前這幾年美國的移民政策和領導人對于移民的態(tài)度來看,并不是很歡迎新移民的加入。
相反,美國的鄰國加拿大,這幾年一直致力于百萬移民計劃,大量歡迎新移民的加入,即便是在今年新冠疫肺炎疫情期間,加拿大政府官員也已在多個場合表態(tài)鼓勵支持大量移民來到加生活定居!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3年百萬移民計劃”,今年計劃接納34.1萬新移民,在2021年接收35萬新移民,2022年新移民可能增加到39萬,相當于加拿大人口的1%左右。
據國際權威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布的一份關于全球人口預測以及其他相關預測的報告顯示:加拿大將在未來80年內成為全球更重要的移民中心,并預測到2100年,加拿大的凈移民率(移進人數減去移出人數)將達到世界最高水平,領先于土耳其和瑞典。
加拿大移民部(IRCC)表示,雖然受疫情意向耽誤來申請案子的進度,但移民部仍然在處理永久居留和臨時居留的新申請。同時,度過疫情爆發(fā)期后,加拿大移民系統(tǒng)將恢復穩(wěn)定,將會有更多全球人才涌入加拿大。
盡管疫情削弱了加拿大的經濟,但加拿大移民部部長門迪奇諾和特魯多政府都一致認為,繼續(xù)歡迎移民將對經濟有所幫助,而不是起到負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