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上留學生改變計劃,英國首超美國成中國留學生首選!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立思辰留學小編先給大家說兩個好消息!

 、 英國在讀博士的國際學生將享有3年的psw簽證,本碩2年

  ② 英國將迎來“超級星期六”,7月4日全面解封

  近日,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發(fā)布了“新冠疫情如何影響不同層次學生的留學意愿”白皮書,為全球高等教育招聘國際留學生提供相關信息。

  50%留學生計劃受疫情影響

英國留學

問題:疫情影響你海外求學計劃了嗎?(左起: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

  冠狀病毒危機迫使準留學生迅速改變他們的求學計劃,隨著全球疫情的發(fā)展,應對措施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在不同層次的準留學生之間,本科生的求學計劃受疫情影響最小,相對來說,本科生也最不希望推遲以后的學業(yè),碩士生受影響最大,64%的碩士生稱留學計劃受到影響

  海外留學計劃的變更情況

  不管是本科生、碩士生還是博士生,選擇推遲一年留學的比例最高,本科生為48%,碩士生為62%,博士生為59%。而值得注意的是,確定取消留學計劃的人都不到1成,本科生占比8%、碩士生占比5%,還有博士生占比7%。

  推究原因,與研究生相比,本科生的學業(yè)積累較少,職業(yè)前景和機會也相應較少。相對而言,研究生課程較短,在線課程也可作為彌補措施。此外,本科生或準本科生的選擇余地很少,再加上全球流動限制和就業(yè)市場緊縮等因素,本科生變更留學計劃的意愿相對較低。

  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

  而近期國內也有機構發(fā)布了《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結果顯示英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了中國學生首選留學目的國家。

英國留學

  在最近披露的調研數(shù)據(jù)中,英國以42%的占比首次超越美國37%的占比,成為中國學生心目中的“首選留學目的國”。而英國重新開放了PSW簽證,同時英國三年制本科、一年制碩士的短學制具有時間上的優(yōu)勢,這些因素讓英國贏得了很多中國留學生的青睞。

英國留學

  意向留學人群在選擇留學國家的考慮因素中,“教育水平”均排在首位。排在前三位的考慮因素有教育水平、安全問題、未來就業(yè)認可程度,對比往年意向人群的重視程度均有所升高;對比去年對國際局勢的關注度也略有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留學更受女性偏愛,意向留學人群中選擇英國的女性占比高達47%。這一占比特點與英國留學生更多選擇商科、傳媒類專業(yè)和其短學制特征息息相關。相比較而言,赴美國留學的學生中理工科專業(yè)占比高于英國,這類專業(yè)則普遍男性偏多。

英國留學

  同時,英國研究生階段受歡迎,美國本科及以下階段受歡迎。數(shù)據(jù)還顯示,商科仍舊是最熱門的意向留學專業(yè),但其熱度從2017年的34%占比下降到了今年的27%,呈現(xiàn)出連年下降趨勢,理科、藝術類專業(yè)的熱度則開始上升。

英國留學

  對用人單位的被訪者調研結果顯示,88%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更加認可留學帶來的價值和實際意義。與此同時,33%的企業(yè)更傾向于招聘海歸,絕大多數(shù)企業(yè)受訪者認可留學帶給就業(yè)方面的正向影響。

  同時,《白皮書》統(tǒng)計了最青睞海歸的企業(yè),他們是:阿里巴巴,字節(jié)跳動,百度,騰訊,德勤,新東方,易思匯,華夏幸福和鳳凰網(wǎng)。

  而據(jù)長遠規(guī)劃來看,開闊視野、思維方式轉變、豐富人生經(jīng)驗等方面作為留學生們未來發(fā)展必不可少的軟性實力,而名校背景及語言能力也是留學生在未來就業(yè)時有力的競爭手段。

  *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chǎn)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chǎn)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