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藥主要是通過生物技術手段,提取出自然界中生物體中的某些成分,或者根據藥物原理合成某些成分,制成藥物,為人類提供治療、預防疾病的途徑。美國的制藥技術全球領先,研發(fā)出了數以萬計的有效而有無毒副作用的藥品,因此生物制藥專業(yè)的學生如果到美國學習,就業(yè)領域將非常寬廣。學生既可以到大型制藥公司擔任研發(fā)和技術人員,開發(fā)研制最新藥物,也可以做藥品檢驗員,銷售人員,還可以做管理人員,就業(yè)的渠道非常廣。而且美國的制藥公司全球知名,默克、惠氏、葛蘭素史克等都是美國知名的大型藥企,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
那么美國生物制藥行業(yè)分布在哪些地區(qū)呢?
從美國生物制藥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舊金山灣區(qū),波士頓/劍橋(麻省)和圣地亞哥地區(qū)是美國的三大TOP生物制藥創(chuàng)新的中心區(qū)域。此外,紐約、馬里蘭/華盛頓、西雅圖、費城、北卡、洛杉磯和芝加哥等地也是生物醫(yī)藥分布密集、蓬勃發(fā)展的黃金地帶。比如舊金山灣區(qū),這里的的生物技術產業(yè)有廣泛長久的基礎。在創(chuàng)新專利、就業(yè)數量、風投基金以及實驗室空間中灣區(qū)全美排名第一,在NIH資助排名中僅次于麻省。
舊金山灣區(qū)有多樣化的生物技術社區(qū),公司數目眾多并且變化很快,確切數量難以統(tǒng)計,因為有許多小型私營企業(yè)。然而,幾年前的統(tǒng)計列出了在舊金山灣區(qū)的240個生物公司和麻省的195個生物公司。 由于舊金山灣區(qū)和麻省的就業(yè)人數相當,這意味著舊金山灣區(qū)的小型生物技術公司的比例高得多。南昌留學云介紹,雖然這里也有著名的大公司比如基因泰克和吉利德。從風險投資的角度看,雖然灣區(qū)投資總額領先,其實具體來看灣區(qū)在生物技術行業(yè)這一領域的投資只比麻省稍多或持平。但是在醫(yī)療器械行業(yè),灣區(qū)公司的資本則比馬薩諸塞州多出數倍。
USNews美國大學生物制藥專業(yè)排名:
1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 佐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4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5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6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6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8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9 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10 華盛頓天主教大學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0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12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2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12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1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16 匹茲堡大學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6 弗吉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8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19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19 猶他州大學 [University of Utah ]
21 范德堡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22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2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4 普渡大學西拉法葉校區(qū)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24 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24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24 明尼蘇達大學Twin Cities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24 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29 倫斯勒理工學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30 德州農工大學 [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
30 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30 賓州州立帕克校區(qū)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30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34 愛荷華州立大學 [Iowa State University]
34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34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Raleigh]
34 紐約城市大學 [CUNY–Queens College]
37 羅切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37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37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37 阿拉巴馬大學 [University of Alabama]
37 羅格斯大學新伯朗士威校區(qū)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 Brunswick]
37 馬凱特大學 [Marquette University]
37 德雷塞爾大學 [Drexel University]
37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46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46 克萊姆森大學 [Clemson University]
46 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UCLA)]
49 亞利桑那大學 [University of Ariz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