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不斷收緊留學生政策,讓許多同學感到不安,所以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些限制將對國際學生帶來哪些影響,面對之后赴美的學子又該如何應對呢?
先來說兩件事——
第一件事,聽說特朗普要取消OPT?
預計2018-19年,有超過22萬國際學生參與了OPT計劃,在畢業(yè)后得以留在美國工作,而且這個數目在近年來一直呈現激增的趨勢,可以說是美國為國際學生提供的最大福利,也對當地勞動力市場產生了深遠的經濟影響。
但是日前,《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OPT計劃設置臨時限制。政府官員表示,在美國當代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失業(yè)率高達26%,而國際學生參與了競爭,這是對OPT設置限制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美國目前正處于經濟復蘇階段,一些共和黨的成員呼吁取消外國人的工作許可,減輕在美國大學生在艱難時期找工作的經濟痛苦。
另一方面,“減少移民”的擁護者們一直看OPT計劃不順眼,因為它不受公司內工資上漲和下降的限制。換句話說,經濟不好的公司可能會選擇降薪或拖欠工資,但H1B簽證申請人的工資一般要求不低于標準線,所以“該計劃造成不公平競爭”。
但300多家雇主和商業(yè)團體簽署了反對信,讓特朗普不要限制OPT及其他簽證計劃,信中引用了商業(yè)圓桌會議的研究報告——將OPT的參與度降低,可對美國經濟和60%的雇主產生負面影響,并在十年內造成44.3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其中包括255,000份本地工人所擁有的工作崗位。
研究報告還指出,國際工作者的存在不是增強競爭,而是為當地的全部工作崗位提供了機會,況且本地工作者的數量嚴重不足,全美有數百萬個崗位空缺,禁止OPT會打亂經濟結構。
就此看來,雖然尚不清楚OPT的限制條件是什么樣子,更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會設置限制,但可以看出這是一項“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提議。
不過,白宮從事移民工作的Doug Rand表示,“雖然總統(tǒng)擁有拒絕外國人入境美國的權利,但就個人的移民身份而言,總統(tǒng)權利受到的限制更大”。所以,“終止”O(jiān)PT是不可能的,“限制”O(jiān)PT也僅僅是反對者們的提議,而這個提議本身就有問題。
第二件事,特朗普要取消與中國軍校有關聯(lián)的學生簽證?
特朗普于5月29日簽署了一項禁令,取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大學有直接關系的中國研究生/博士/訪問學者簽證。
《泰晤士報》指出,這一決定將會影響在美國學習的大約370,000名中國學生中的一小部分,大約有3000-4000名在讀生會受到影響。另外,很難區(qū)分哪些大學被認為具有軍事聯(lián)系,換句話說,美國根本無從得知哪一所大學隸屬于軍方。
對此,當地時間6月2日,美國國務院特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對特朗普頒布的簽證禁令進行了詳細的回應,還特別強調“希望參與此發(fā)布會的每個媒體回去都可以在開頭用大號加粗的字體寫上,我們繼續(xù)歡迎并重視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和學者的貢獻!
另外,美國國務院表示疫情一旦結束,會優(yōu)先處理學生簽證,在衛(wèi)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仍然歡迎中國學生來美國的學校和研究機構。
還有,只要與軍方無關,學習STEM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并不會受影響,不用擔心。
此外,網上流傳的大學名單都是假的,現在美國國務院尚且沒有特定的名單,目前是采用甄別方法篩選。而且政策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操作靈活度,“簽證審批人會根據申請人的個人情況進行考量”。
針對這兩件事,給同學們提出以下建議:
1. 理工類的碩博生和訪問學者最關注的大概是第二個提議走向吧,雖然并不能就此下定結論,但還是建議設定備選方案,主要是敏感專業(yè)(類似核技術、先進微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等申簽證易被check不是近兩年才有的,而是一直都存在的),找好退路再奮勇向前,壓力相對來說也小一些。
而文科商科的同學不必過多擔憂,美國主要防的是高精尖技術,跟其他專業(yè)實在是扯不上關系。所以,就算政策實施,哪怕是有軍事聯(lián)系的學校,也只會限制其中一部分專業(yè),而不是所有。
2. 辦美簽的時候謹言慎行,既然有了這個風聲,就要多長一個心眼。不僅要表現出自己沒有移民傾向,不會留在美國不回來,而且表現出“我沒工夫,也沒有能力把這些我都不懂的東西偷回中國”。
3. 特朗普政府是否會調整OPT/CPT/H1B政策,我們靜觀其變。但OPT是政府制度,如果要取消,需要有很多部門的同意和簽字,并不是特朗普大手一揮就可以的。而且,不管是美國大學,還是公司雇主,取消OPT同樣會對他們遭到重創(chuàng),這一點美國政府不可能不考慮。
4. 此外,還有很多同學擔心如今的形勢是否適合赴美留學。其實,逢低入場,也是2020年美國留學的機遇,當然要是非常擔憂,可以同時申其他國家備選。
首先不可否認,如果你的英語好,能力強,思考能力優(yōu)秀,那么美國大學的畢業(yè)生通常比中國大學的畢業(yè)生擁有更多機會進入“大公司”,因為他們底氣更足、談判條件更多。
其次,教育是剛需,留學生的腳步不會停下,而疫情過后的21和22年申請季,或許正是好機會。多所美國大學、教育機構也紛紛為中國留學生發(fā)聲,既是學術圈的珍惜優(yōu)秀人才,也是為了校園多樣性。應該還有,大學知道誰是來“送錢”的。
美國眾議院21名議員聯(lián)名寫信給美國國務卿和國土安全部,要求他們保留OPT,并盡快解決國際生簽證以便秋季入學。
U.S.NEWS Global Education主席針對美國近期對中國學生政策聲明,不會拒絕學生入境,更不會注銷簽證。
總而言之,留美歸根結底是個人的選擇,所有的建議都無法涵蓋每個人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