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的大學,很多家長和同學都會熟知幾所有名的院校,但對于日本的國立,公立,私立院校的整體上沒有概念和了解。潛意識會自己定義為國立比公立優(yōu)質(zhì),公立比私立更優(yōu)質(zhì)。
而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對于院校性質(zhì)的定義和學費上我們可以來進行一個詳細的了解和區(qū)分,這樣更直觀的了解到日本院校的性質(zhì)區(qū)分。
定義對比
日本有國立大學86校,公立大學92校,私立大學600校左右。
國立大學的資金來自于國民所繳納的稅金。
公立大學的資金是自治體(都道府縣etc.)的市民所繳納的稅金。
是指主要由民間資本所維持經(jīng)營的大學,一般是指由非地方或者中央政府投資,全部或者部分的依靠學生的學費來維持大學的經(jīng)營而非公共資金,而且校方有權自主選擇生源的大學。
如果把公立大學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作對比,由于公立大學對當?shù)貙W生有政策優(yōu)待、學費優(yōu)惠,畢業(yè)后在本地就職也非常順理成章,因此公立大學中的生源地較為單一,國立大學則聚集著全國各地的學生。
日本私立大學與國公立大學側重性不同,研究性方面因資金問題普遍不如國公立大學,多側重于社會實踐,但也有資金充沛、研究水平高的慶應義塾大學等世界一流私立大學。
對于許多日本家庭來說,優(yōu)先選擇國公立而非私立的原因之一即是學費的巨大差異。
學費對比
私立大學的數(shù)據(jù)為文部科學省所公布的平均額。
國立大學新生入學交過入學金后,之后的每年只需要支付「授業(yè)料」,即學費。
國立大學:入學金28萬日元+學費53萬日元,約為48,000人民幣/年
公立大學:入學金39萬日元+學費53萬日元,約為55,000人民幣/年
私立大學:
文科入學金24萬日元+學費74萬日元,約為68,000人民幣
理科入學金26萬日元+學費100萬日元,約為90,000人民幣/年
教學質(zhì)量對比
日本的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的校園氛圍有很大差別,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人數(shù)。
例如,2017年早稻田大學(私立)的學部生約有44000人,慶應大學(私立)有近28000人。而東京大學(國立)只有約14000人左右,與早慶相差2-3倍學生人數(shù)。
2017年早稻田大學有546個官方認證的社團,從興趣類、學術類到各種同好會、NPO,大概有1000個網(wǎng)球社。而東京大學2017年的屆出學生團體和體育部有約200+個。龐大的人數(shù)是優(yōu)勢也是劣勢。
通常大三、大四時文科學生就要進入教授的研究室,理科學生進入教授的研究室,與中國大學的導師制相仿,畢業(yè)論文也由相應教授指導。一個教授帶3個學生和一個教授帶10個學生的體驗自然不同。某些私立大學還會出現(xiàn)一個教授同時負責50-100個學生的情況,但國立大學的教授所對應的學生比私立大學少得多。
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具備較強的個人素質(zhì),想要學習尖端理工科專業(yè),可以首先考慮國公立大學,不但學習費用相對較低,而且政府給予學校充足的經(jīng)費扶持,很好地釋放了學校在經(jīng)濟運轉上的壓力,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先進、前沿的教育資源和科研設備,學術產(chǎn)出得到充分的保障。
私立大學數(shù)量之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報考風險,部分學校錄取門檻相對較低,選擇面較廣。
但是因為私立大學由個人財團組織創(chuàng)建,政府對其的財政資助較少,經(jīng)費主要來源于學費收入,學費也均高于國公立大學,希望大家根據(jù)自身經(jīng)濟條件做出理性選擇。
以上三方面的介紹和對比,日本的院校是不是變得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