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在和一個高三的小妹妹聊天,感觸頗深,先整理一下事情背景,以便大家好理解。這位小妹妹姓楊,我們就先叫她楊醬吧!
起因是楊醬高三了,成績不是很好,高考預估在400上下,自己所處的城市,疫情也比較兇猛,在這段時間的學習狀態(tài)也不好,她很擔心高考發(fā)揮不好,去到一所大專院校,但是楊醬又不甘心于此。所以多番了解,覺得出國留學或許可以改變讀大專的命運,于是就在網(wǎng)上找到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加上了我的微信。
楊醬對于想去的國家有著比較明確的目標,有想讀的專業(yè),也會考慮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
在我看來,她是做了很多前期工作的,甚至為了說服爸爸,做了一個excel表格,希望能夠讓爸爸更清楚的知道整體開銷以及回報,但是當把一切都擺到爸爸面前,爸爸卻是不同意的。
以下是楊醬的聊天記錄:
其實,如果按照楊醬的準備,明年是肯定可以進入到一所不錯的海外大學讀本科的,在有經(jīng)濟基礎(chǔ)的前提下,學習到的知識一定是會比?齐A段學到的知識要更多更全?墒撬陌职植⒉皇沁@樣認為。
先不去評價這位爸爸的觀點是否正確。生活中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其實很多,那么留學真的是這么不堪嘛?留學到底值不值得?
其實,各大平臺,電視臺也好,自媒體也好,視頻app也好,中國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舉辦知識類競賽或者綜藝了,像《最強大腦》、《開心辭典》、《中國詩詞大會》等等,說明大家對知識儲備的需求是越來越大了,大家都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我覺得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讀書最大的用處就是在于改變了生命的體驗”這句話。
教育給我們的回報不是三五年,而是三五十年,不是畢業(yè)時的那點工資,而是你面對選擇時的底氣。
現(xiàn)如今,留學生歸國已經(jīng)不像之前那么風光且備受追捧了,留學生反而需要面對更多的眼光,“海歸”都變“海待”了,“其實海外留學也沒有什么了不起“,“還不是崇洋媚外”,“還不是覺得外國的月亮圓一些”等等,都帶著略微侵略性的話題來攻擊留學生們。
其實,如果學生能在國內(nèi)進入到一所比較不錯的大學學習,我認為還是很可取的,畢竟教書育人,中國還是有很悠久的歷史淵源。但如果碰到楊醬這種情況是否去國外會是比較不錯的選擇呢?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學生在國內(nèi)的大學學習的專業(yè)領(lǐng)域,國外比較強,老師也比較建議出國深造,那么這種情況呢?留學值不值?
值,就是要你去風餐露宿,你也愿意;
不值,就是給您再多,你都不愿意。
就像我這位學生去到世界排名top100的大學,他所反饋的:
總結(jié)出來學習環(huán)境好,課業(yè)緊張,跟國內(nèi)對比,老師會更加重視。
這對于只想純粹學好專業(yè)的學生,是不是就值了?
孩子們,那些在你最好的年紀去過的地方,接觸過的人,學習到的東西,有過的體驗,都會變成你的氣質(zhì),跟隨著你一輩子,從你的談吐,待人接物中散發(fā)出來;蛟S短時間不會體現(xiàn)出來,但是相信,它一定會改變你的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