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秋季開學可能被迫推遲且降學費!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關于美國留學簽證的事兒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24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留學澳洲如何選擇專業(yè)呢?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5 10:00
查看詳情

專家講座【活動預告】加拿大留學申請定位解讀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2-10 10:00
查看詳情

留學項目澳洲重開國門在即,立思辰留學鉅惠來襲!

  • 上海 立思辰留學
  • 2021-11-22 10:00
查看詳情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隨著新冠病毒在英國境內的持續(xù)擴散,英國各大學不太可能在今年秋天恢復正常的面對面授課教學模式,因此學校不得不考慮削減新學年學費的問題。

  在過去的2周中,英國大部分高校為了應對新冠病毒的傳播已經改用了在線或遠程教學,其中很多大學直接關閉了校園。

  截止到4月1日,已有31.2萬多名學生簽署了一份“關于補償所有因罷課和新型冠狀病毒而繳納的學費”的請愿書,要求學校退還學費。

  詳情網址:https://petition.parliament.uk/petitions/302855

  在上周三舉行的英國大學國際高等教育論壇在線會議上,牛津大學全球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西蒙教授(Simon Marginson)就警告稱:“國際教育將面臨巨大打擊。”他還補充說:“所有位于北半球的高校很可能仍然需要通過網絡授課開始新的學年課程!

  西蒙教授認為,長期的遠程教學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事物,一種不同的教育體驗,因此作為一個產品,在線學習需要一個單獨的定價體系。

  在本次在線會議隨后的講話中,西蒙教授還說英國大多數(shù)大學將盡快恢復面對面的授課模式,并且已經收取的費用不會變,如果退還學費的話將有可能降低授課質量。

  但是如果此次疫情得到控制和緩解后學校仍保留在線授課的方式,那么英國大學就面臨降低學費問題。

  教育專家警告稱:“如果今年秋天沒有恢復面對面授課模式,學生們不太可能繼續(xù)接受并支付每年高達9250英鎊(約合81588元人民幣)的學費。”

  來自英國白金漢大學的艾倫·史密瑟斯(Alan Smithers)教授在接受英媒采訪時說:“各大學必須仔細考慮其學費的收費結構,這樣既對學生公平,又能對他們產生吸引力,雖然這樣做可能涉及減少學費收入!

  另一方面,英國學生貸款公司已經通知各大學和本科生,他們將照常收取夏季學期的款項。據悉,學生貸款公司將一年分三個學期支付學生的生活費。如果學生辦理了助學貸款來支付學費,那么該公司還將在每個學期開學前直接向其所在高校支付學費。

  但今年伊始,先有英國高校教師工會因為對養(yǎng)老金不滿等問題舉行罷工活動,導致許多學生無課可上。

  緊接著這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從3月初開始陸續(xù)讓英國高校做出了停課、提早結束學期和關閉校園等舉措,于是成千上萬的學生們在英國議會在線請愿書上簽字,要求英國各大高校退還今年的學費。

  默西塞德郡埃奇希爾德大學(Edge Hill University)校長約翰·卡特(John Cater)在采訪中表示他理解學生們的擔憂,并呼吁政府出面免除學生今年學費債務的一部分。

  約翰校長告訴《衛(wèi)報》:“英國高校都依賴于今年復活節(jié)后所能收取到的學費收入。但是,學生的校園學習和生活已經并且將繼續(xù)受到疫情的影響!

  英國教育部發(fā)言人對此表示,我們已經意識到學生們對此次前所未有的疫情狀況的擔憂。

  教育部長Michelle女士已經向各個大學和學生群體致函,列舉和概述了目前政府或機構能夠提供的支持。

  據報道,《泰晤士報》引述英國副首席醫(yī)務官哈瑞斯警告說,英國可能需要六個月才能恢復正常生活。

  她表示,目前實施的嚴厲封閉措施,至少也要持續(xù)兩至三個月,然后再需要大約三個月的時間逐步恢復正常。

  此外,英國政府也警告說,預計在未來兩周內,英國的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shù)還會持續(xù)增加。

留學活動報名中
免責聲明
1、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關內容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不對相關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部分文章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知識產權歸該權利人所有,但因技術能力有限無法查得知識產權來源而無法直接與版權人聯(lián)系授權事宜,若轉載內容可能存在引用不當或版權爭議因素,請相關權利方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方迅速刪除相關圖文內容,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lián)系,僅供讀者參考 。未盡事宜請搜索"立思辰留學"關注微信公眾號,留言即可。
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