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研究所暨孔子學院
布萊恩特大學美中研究所(U.S.-China Institute)成立于2005年3月,致力于發(fā)展布萊恩特大學與中國高等院校、工商團體和政府機構在學術、商貿、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并致力于促進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和中國之間的商業(yè)往來和文化交流。同時為推動布萊恩特大學的長遠辦學目標——培養(yǎng)具備全球化視野和國際化經(jīng)驗的學生和教師。
布萊恩特大學孔子學院(CIBU)成立于2006年10月,是美國新英格蘭南部地區(qū)首家由中美合作建立的旨在推廣漢語及弘揚中國文化的機構。布萊恩特大學和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辦”)共同致力于為羅德島州和新英格蘭南部地區(qū)的師生、普通民眾和工商界人士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孔子學院以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學家孔子命名。布萊恩特大學孔子學院由布萊恩特大學及其中國伙伴學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作建立,由布萊恩特大學美中研究所負責其具體的管理和日常運作。
布萊恩特漱芳齋
美中研究所和其所在的布萊恩特大學正在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計劃將在布萊恩特校園內復制建造一所仿故宮漱芳齋的建筑。該復制建筑將會是第一所得到由中國政府認可和協(xié)助在中國本土以外建成的故宮復制建筑物。落成后,布萊恩特的漱芳齋將會成為美中研究所在新的辦公場所。
此計劃是在漱芳齋建筑模型揭幕式的當天,布萊恩特大學校長梅恪禮先生(Ronald K. Machtley)、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先生(George H.W. Bush)和中國企業(yè)家樊建川先生一同參加了揭幕式,并宣布布萊恩特大學漱芳齋項目正式啟動。
布萊恩特大學正在與故宮博物院的總建筑師直接合作,在其指導下運用紫禁城古老的建筑工藝完成該建筑的結構,隨后建筑結構將會被拆解并分運至布萊恩特校園進行就地的拼裝成形。
位于北京占地178英畝的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橫跨五個世紀(1420-1912),從明朝至清朝的歷代皇帝都將這座擁有9000多所房間的建筑群做為自己的庭院。如今的紫禁城也成為了中國政府的儀式和政治中心。漱芳齋始建于1420年并于18世紀重新翻新,曾是舉辦精致宴會和皇家歌舞表演的場所。雖然故宮的部分區(qū)域對外開放,但漱芳齋卻不在其中。從1924年起,在故宮博物院的主持下,漱芳齋一直被用作一個招待國家元首和高官的貴賓接待處。
布萊恩特項目(中國珠海)
布萊恩特大學與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成功簽署合作協(xié)議,將共同建立合作辦學項目。雙方就聯(lián)合申辦布萊恩特大學珠海項目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學校名稱、辦學模式、專業(yè)設置、學位授予等事宜進行深入探討。經(jīng)過富有成效的會談,兩校達成合作共識,并正式簽署合作協(xié)議。
布萊恩特項目(BRYANT UNIVERISTY - BITZH)于2015年建立。該項目堅持全英文教學、小班化授課的精神,實行博雅教育與商科學習相融合、西方現(xiàn)代文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海外國際體驗課程與課堂專業(yè)課程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同時推行導師制、海外游學體驗和布萊恩特思創(chuàng)項目,進行全人教育,注重學生的個人成長教育和人文關懷。
項目首批入學學生共有約160位,通過中國高考統(tǒng)一招生。與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合作,以會計學專業(yè)(輔修經(jīng)濟學)為課程設置(培養(yǎng)模式:4+0及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