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大學是德國歷史名校,冷戰(zhàn)期間,位于柏林菩提樹下大街(Unterden Linden)的原柏林大學劃歸東柏林,受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管治。原柏林大學的部分師生出走,在美英等西方陣營的支持下在西柏林成立了“自由的柏林大學”,即柏林自由大學,成為西德學術(shù)重鎮(zhèn)。
今天的柏林自由大學是德國首都柏林最大的綜合性公立大學,也是由德國政府評出的九所精英大學之一,是德國甚至歐洲最杰出的大學之一。在德國洪堡基金會的Humboldt Rankings上多次名列全國第一,藝術(shù)、人文和社科第一,生命科學也位居全德前列。其人文社科研究尤其實力雄厚,根據(jù)2016年最新QS全球大學學科排名,自由大學有六個學科位列德國大學首位,分別是考古學(世界第11位),政治學與國際研究(世界第18位),社會學(世界22位),人類學(世界29位),英語語言文學(進入前100);七個學科位列德國高校第二位:現(xiàn)代語言學(世界24位),歷史學(世界36位),動物醫(yī)學(世界44位),藥學(世界45位),語言學,地理學,媒體和傳播學(均進入前100)。2016年《泰晤士報》全球排名排在94位,文科在德國排名第一 [2] ,在歐洲僅次于牛津和劍橋。
柏林自由大學很多優(yōu)秀科研項目將獲得政府特殊資助。自由大學
的教學和研究領(lǐng)域十分廣泛,其中大部分研究生課程面向年輕的科研人員,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研究型教學。大學也同樣關(guān)注國際博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在自然科學(如化學,生物學,物理學,藥劑學等)學科中專門設(shè)置了英語授課形式。但對于希望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lǐng)域?qū)W習的學生來說,熟練掌握德語卻是入學的必要條件之一。在自由大學進修的學者、學生非常受益于柏林豐富的研究機構(gòu)、博物館和圖書館。柏林,作為德國首都,不但 是一個多元化的科學和文化名城,還在東、西歐之間架 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在這里每年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和休閑活動。
柏林自由大學為學術(shù)自由而建,“真實、公平、自由”成為影響自由大學歷史的座右銘。